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命根子,是猪场生产的后备力量,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还会影响到种猪的利用年限,最终影响猪场未来的生产效益。下面介绍下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内容如下: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按进猪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驱虫健胃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2、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在2-2.5千克/头/天,必须根据外界的气温和限饲前母猪群体膘度的综合考虑。
3、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要经常性地进行大小、强弱分群,最好每周2次以上,以免残弱猪的发生。
4、5.5-7月龄时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及早对不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殊处理。
5、6-7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进行分批按发情日期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情况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配种前10-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进行优饲,比正常料量多1/3,以便母猪多排卵,到下个情期发情即配。
6、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千克以上,在第2个或第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7、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曙工作,保证其体能快速恢复,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
瘦肉型后备母猪如果自己选留,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
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克~600克左右即可。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
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可增加饲料量,促进多排卵,多产仔。
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周~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
如果一切正常,就要开始接触本场猪群,让后备母猪适应本场的微生物环境,增加抵抗力。这种接触应当循序渐进。可让后备母猪接触本场健康老母猪。增加接触本场老母猪可让后备母猪产生强有力的免疫力,保证繁殖成功。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饲养管理上应当增加后备母猪的活动面积,保持圈舍卫生,训练后备母猪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免疫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