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欣赏:名胜楹联(湖北武汉名胜:黄鹤楼)
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触景生情,兴致大发,欣然命笔,题写楹联。楹联是中国名胜古迹里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名胜古迹楹联,或镌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以抒发兴致和情怀,他们留下的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是游人吊古凭史的场所,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历来所称道传颂。名胜联就创作手法而言,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
黄 鹤 楼 之一
黄鹤楼原址在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矶头,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而据《极恩录》载: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重建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对,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其中楹联“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
楼前芳草;
江上烟波。
萧娴题黄鹤楼。萧娴(1902~1997),贵州贵阳人,当代著名女书法家
楼峰江带;
舟蚁人潮。
佚名题黄鹤楼太白堂
人间仙境;
江上大观。
徐寿铭题黄鹤楼涌月台。徐寿铭,生卒不详,清代文人、画家
月色无玷;
江流有声。
佚名题黄鹤楼涌月台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顾景星题黄鹤楼。顾景星(1621~1687),湖北蕲州(今蕲春)人。明末贡生,清初文学家
大江流日夜;
西北有高楼。
金安清题黄鹤楼。金安清(1817~1880),浙江嘉善魏塘镇人,晚清诗人
吹笛闻梅落;
登楼待鹤归。
黄亮题黄鹤楼黄亮(1903~1987),江西安义县龙津镇人,当代书法家
素云拥黄鹤;
碧落跨青鸾。
李新翔题黄鹤楼。李新翔,江苏南京人,当代书画家书法
鹤去楼仍建;
人来笛不吹。
李鼎题黄鹤楼
大江流日夜;
明月照高楼。
佚名题黄鹤楼
江遥问黄鹤;
岭上多白云。
佚名题黄鹤楼
清江浮暖日;
黄鹤弄晴烟。
佚名题黄鹤楼
云开天可语;
诗伴鹤来归。
佚名题黄鹤楼
白云在天外;
明月满楼中。
佚名题黄鹤楼
清江浮暖日;
黄鹤弄晴烟。
佚名题黄鹤楼
此间可谈风月;
斯世岂有神仙。
朱士彦题黄鹤楼仙枣亭。朱士彦,(1771-1838),江苏宝应人,嘉庆七年进士,曾任湖北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