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烦恼证涅槃净空法师法语——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现在我们把新旧合起来,都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先说“灭”,灭是什么意思?灭生死的因果,灭是这个意思。这个灭在新译里头,圆寂是寂的意思,寂是寂灭,所以它的意思能够会通。六道生死之因是什么?是烦恼。生死的果是什么?是轮回。世间人对轮回的真相了解不多,于是贪生怕死。你要真正明了,通达明了,涅槃是不生不灭;生死的因灭掉,生死的果也灭掉,不生不灭,这才叫真乐。我们以最浅的解释,最低的标准,六道生死的因灭掉,六道生死的果不受,你说这多快乐!这个我们讲超越六道轮回。谁能做到?小乘阿罗汉就做到,这是涅槃最低的境界。所以阿罗汉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灭就是涅槃,修道证灭,这是出世间法,他有了结果,超越六道轮回。在大乘教里面称之为小果,这是第一个阶段的果报,他得到,他证得。
涅槃的因是烦恼,烦恼非常复杂,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烦恼,我们每个众生都具足,我们自己本身都具足。佛为了讲经说法方便起见,把无量无边的烦恼归纳为八万四千,这在数量上讲八万四千很多,八万四千是无量烦恼的归纳,并不是只有八万四千,只有八万四千,说老实话不算多。譬如说你现在拥有的财富只有八万四千块,你满不满足?不满足,太少,不多。所以要晓得它是无量归纳为八万四千。
但是八万四千,世尊在讲经说法里不常讲,为什么?初学的人嫌太多、太琐碎,所以佛又把它归纳。这是我们平常常常听说的,叫百八烦恼,归纳为一百零八类,百八烦恼,那这就好讲多了。可是对初学人来说,百八还是太多,还是不好记,天亲菩萨很慈悲,把这个百八烦恼再把它归纳,合并归纳,归纳成二十六,这是在大乘教里头学习最常讲的。这二十六分为二类,第一类叫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六个;第二类随烦恼,会跟到根本烦恼起来的,叫随烦恼。随烦恼有大随、中随、小随,大随烦恼有八个,中随烦恼有两个,小随烦恼有十个,所以合起来二十六个,这是平常常常讲的。讲到研究佛法,那就不能够缺少,一定要学习。但是讲经的法师通常在讲台上跟大家讲演,也不说二十六,二十六还太多,再归纳,归纳为三大类,叫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是最常讲的。法师,居士大德登台讲经,给人介绍佛法,多半都是讲这三类。这三类展开,无量无边;归纳,这三大类。
我们在此地跟同学们介绍,我们就从这三大类来说。第一个是见思烦恼。什么叫见思?见是见解,你对于宇宙人生,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万物,见是见解,换句话说,你的看法看错。看错就有烦恼,看的不错,哪里会生烦恼?看的不错是智慧,就叫生智慧;看错,叫生烦恼。所以这个我们简单讲看法看错了。佛说六道众生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都错。初接触佛法的人有时不承认,我怎么会看错?我看的一点都不错。实际上不晓得自己错在哪里。这细说就不是几个钟点能讲得完。思惑,思是思想,就是你对于一切诸法想错了,这合起来叫见思烦恼。
换句话说,你在六道不止这一生,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我们有过去生,我们有未来生,过去、现在、未来,生生世世,我们对于一切法的真相,真的是不明白,真的是不了解,所以看错想错。看错、想错了,你就知道他表现在外面,你身体造作,你的身体就做错了,你的口的言语就讲错了。这个错误是因,果报是什么?果报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苦。所以这一切错误,你看错想错这个因苦,这错误苦,果就更苦。
那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就把这个因灭掉。因灭掉,你就知道,你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正确,没有看错,你的想法没有想错,那么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没有错误,你的言语也没有错误,因断了。因断掉,六道轮回的果就没有,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六道这证阿罗汉果。所以阿罗汉也证得涅槃,这个涅槃是小涅槃,为什么?他见思烦恼就是见解思想正确,正知正见,他还有尘沙烦恼没断,还有无明烦恼没断,所以他这个涅槃不究竟。就是这个寂灭他只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他并没有灭掉。所以这种涅槃不是究竟,不是圆满,这是小乘,已经很难得。
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常常说到,我们讲的是三界,六道是一个界限,四圣法界是一个界限,一真法界是一个界限,这不是普通的三界。普通三界是讲六道里面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不是讲的这个。诸位常常在一起学习《华严》,我相信对这个都很熟悉。《华严经》上说的,不是说的见思、尘沙、无明,不是说这个,他说的是妄想分别执著。譬如“出现品”里面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重要,如来的智慧不是学来的,是性德本来具有,叫般若智慧,无所不知。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那真叫神通广大,佛讲所有一切众生统统都有,平等的。那为什么今天十法界的众生不平等?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一语道破我们今天堕落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有妄想,你有执著。说妄想、说执著,当中包括分别,所以我们说得详细一点,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失掉了,你把你自己能力失掉了。
我们现在跟大乘教一比对我们就明了,佛说的妄想就是无明烦恼,佛说的分别就是尘沙烦恼,佛说的执著就是见思烦恼。这是我常常讲我们要想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它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是梦幻泡影、虚妄,你执著它干什么?这就错了,你这个执著就是你的见解思想,你错了。不但外面境界是虚妄是梦幻泡影,我们自己的身不是真的,身是虚妄是梦幻泡影,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起心动念也是虚妄,也不是真实的。所以今天讲我们物质的身体,包括我们的精神,都不是真的。你看自己本身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相,何况身外之物。
今天一般人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他的见解思想错误。他如果真的搞清楚,所谓是正知正见,他自然放下,放下就是阿罗汉。这个放下的时候,就是小乘的涅槃,就把六道轮回里头的因跟果放下,不再执著。这不再执著,清凉大师在这提示给我们“示入涅槃,不妨神用”。就是说阿罗汉可不可以再到六道里头来教化众生?能,他到六道里头来示现,这就是神用,用是作用,神就是神奇莫测,我们凡夫不能想象。他虽到世间来做种种变化,应以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应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他的现身说法都是清净寂灭,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他的境界。我们只感觉到这个人有神通,这个人神奇莫测,这个人跟我们凡人不一样,我们现代人称为特异功能,在佛法里称为神通。所以这是讲灭六道的因,灭六道的果。
我们修行无论修行哪个法门,修什么?要证灭,你才真得受用。四谛法里头,修道证灭,道是方法,用种种方法,这个方法无量无边,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那修行有成就一定是一门深入,他才能得定,定能开智慧,慧能转烦恼为大涅槃。烦恼是因,所以叫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生死从果上说,他自自然然就转变。
所以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他有没有生灭?他没有,他没有六道的因,所以他也不受六道的果报。他在六道里头受种种果报,那是表演唱戏给我们看,叫示现。他不是像我们凡夫真的在受,真有那么苦,他是表演,他在舞台表演。在舞台表演叫示现。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你看经典上记载叫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就不是真的,这个我们要懂得。但是他要不做这种示现,就很不容易教化众生,众生一看,你是神人,我们是父母生的凡胎,你不是父母生的,我们怎么能跟你学?所以他也示现有父母,也示现跟我们一样出生。这我们一想,你跟我没有两样,我是父母所生,你也是父母所生,你能修得成功,我也应该修得成功,把我们的信心生起来,所以做种种示现。这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我们做出实际的榜样,实际的模范,给我们看。让我们对他生起信心,你能成就,我相信我也能成就,这叫大慈大悲,这是灭的意思。
它还有度的意思,这翻的灭度,度是什么意思?是度生死之瀑流。灭度,前面这个灭是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瀑流是比喻像瀑布。如果用瀑布来形容它,这是很明显的。实际上这个意思就是像水流得很急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讲滩,你看我们走长江、黄河,你就遇到很多滩头,这个滩头有的很长,十几里路长,短的是一、二里,船走在这个地方非常危险。因为这个地方水并不深,岩石很多,水流很急,稍稍不小心,在从前是帆船,木头造的帆船,很容易触礁,船就破,就沉下去,这种情形常常有。所以走这个路的时候是非常危险。佛经里头的这个度,就是比喻这个。六道说“轮回路险”,非常危险,非常痛苦,我们怎样平平稳稳的度过?
我在童年时候,那个时候正是中日战争,我们中国的八年抗战。那个时候我是做学生的时代,我们是小学五、六年级,初中,在这个时代。常常逃难,一年在一个地方住得最长不会超过六个月,一般都是两、三个月就又要走,所以八年我走了十个省,都是两条腿走路。遇到有水道,可以坐船,所以这样的滩头我经过很多很多次。这个时候滩头最妥善的方法,拉纤,现在在中国比较少。在那个时候纤夫专门在滩头上拉纤,他们有经验。所以船过这个滩头的时候,船上原先的水手、船夫他们不敢过这个滩,一定要雇用对这个滩很熟悉当地的纤夫,他们来拉纤,他们来掌舵,他们知道水道。我们那个时候小,遇到急难的时候也晓得念观音菩萨,坐在那个船上念观音菩萨,求佛菩萨保佑平平安安度过。拉纤会不会出事情?有的时候那个纤绳会断掉,那一断掉这个船就完了。所以小船是一根缆绳,那个缆绳竹子编的,大船是两、三根缆绳。所以度这个瀑流,就是急滩,非常险恶的急滩,度是取这个意思,度生死这瀑流。所以我们知道灭就是度,度就是灭,灭度这个名词,灭跟度的意思是相同。一个是从因果上讲,一个是从非常危急上来说的,这是灭度的意思。
寂灭,我们在这个经论,古大德注疏里头也常见,把涅槃翻作寂灭。寂灭,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意;这个灭跟前面讲的意思一样,灭度的意思一样。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着重在寂,寂有无为、空寂。什么叫有为、什么叫无为我们得搞清楚。在佛法里面讲有为,有为就是有生灭的法,有因果的法;无为就是没有生灭。我们细心来观察宇宙之间什么东西没有生灭?人有生老病死,这是有为,这些植物有生住异灭,我们看树木花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这就是有为法。
再看看山河大地,小的来讲沧海桑田,它变化。我的老家,我生长在农村,十岁才离开家乡,所以我们的童年是在农村里面过。我们小村子前面,用现在的距离来讲大概是一公里,有一个湖,我们叫白湖。这个湖也不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对岸。现在这个知识我们知道,水它的边际是三十公里,你在大海上看,我们坐在船上看到海跟天连的那条线三十公里。隐隐约约看到对岸,这个湖面积差不多就有三十公里,有这么大的湖。我们小时候常常在湖边上捡贝壳,抓小鱼。我离开家乡六十多年,第一次回去,刚刚好离开家乡五十年,回到家乡,湖没有了,湖现在变成田地,干掉了。这个山河大地也是有为法。
科学家告诉我们,星球,太阳系,我们这个地球在太空当中运行,它是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星球真的像佛经上讲有成住坏空。所以你细心这一观察,所有一切的物象,统统是有为法。那大概什么是无为法?大概虚空,太空,真的它是无为法。虚空,释迦牟尼佛出世,距离我们现在三千年前,三千年前永远没有变化的大概就是虚空,我们现在的虚空跟三千年前虚空一样。所以虚空是无为法。佛在经上说无为法有六个,真正无为法?真正无为法只有一个,叫真如无为。真如是什么?就是心性,就是法性。其他的无为法叫相似无为。虚空是属于相似无为,虚空存不存在?现在我们知道,在某种条件之下虚空不存在;空间等于零,时间等于零。所以它是属于相似无为。那就是什么?它的变化太小,它存在的时间很长,在某一个特殊环境之下,它突然不存在。所以真正无为只有一个。
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一切有为法把所有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尽,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刹那刹那在变化。你要是真正通达明了,你还会去执著吗?不会。你还会去分别、还会去打妄想吗?统统都不会。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那你就是如如佛,你的问题全解决,你就证到如来究竟果位。但是这桩事情,古人说得好,我们理解、了解这桩事情不难,这解悟不难;证得这个境界,这不容易,这话是真的。理解是你有悟性,在佛法里面讲这什么原因?你的所知障轻,所以你接触到佛法,听到佛菩萨说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