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能接受我,不能容纳我,好像人家都瞧不起我,贡高我慢。殊不知回光一返照,原来自己跟他没有两样,但是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反而说人家没把我看在眼里。
回向偈里‘庄严佛净土’,用什么庄严?香花不能庄严,幢幡不能庄严,那都是假的。清净心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如是!
缘深的人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的确是光中化佛。不但在中国历代有人见到,我们在传记里看到,像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就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没见到,并不是佛光没有彻照我们的身心。佛光的确彻照,可惜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以心不清净。心清净就见到,感应道交。见到了怎么样?你也不要喜欢,一喜欢就著魔了,要‘见如不见,若无其事’。知道这是事实,增长信心,努力念佛就对了,不必到处去宣扬。到处宣扬,你已经著魔。
我们自己三天不洗澡,身上放臭气。臭气怎么来的?臭气是业障,是贪、嗔、痴的味道。你们都不晓得贪、嗔、痴、慢、疑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味道?你有几天不洗澡,闻闻,烦恼的味道就闻到了。所以,香气是本性觉悟所放的。臭气是本性迷了以后,香的变成臭气。其实香臭不二,怎么转变的?就是迷悟转变的。
持五戒得人身,生人道。得人身第一个因素是守五戒。在儒家讲,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修这五条得人身;修十善升天。二十八层天里面,最重要的是十善业。十善业里有上中下三品,你所修学的,决定升天层次的高低。修十善是升天。证得阿罗汉,修行第一个因素是修‘四谛法’。辟支佛的因素是‘十二因缘’;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位。菩萨的第一个因是修‘六度’。佛是什么?佛是‘清净平等’。所以,本经经题‘清净平等觉’是‘佛行’。你要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起心动念处修清净,修平等,修觉而不迷,这是修佛行。(摘自净空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净空法师开示语
因
因因缘缘
别人不能接受我,不能容纳我,好像人家都瞧不起我,贡高我慢。殊不知回光一返照,原来自己跟他没有两样,但是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反而说人家没把我看在眼里。
回向偈里‘庄严佛净土’,用什么庄严?香花不能庄严,幢幡不能庄严,那都是假的。清净心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如是!
缘深的人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的确是光中化佛。不但在中国历代有人见到,我们在传记里看到,像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就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没见到,并不是佛光没有彻照我们的身心。佛光的确彻照,可惜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以心不清净。心清净就见到,感应道交。见到了怎么样?你也不要喜欢,一喜欢就著魔了,要‘见如不见,若无其事’。知道这是事实,增长信心,努力念佛就对了,不必到处去宣扬。到处宣扬,你已经著魔。
我们自己三天不洗澡,身上放臭气。臭气怎么来的?臭气是业障,是贪、嗔、痴的味道。你们都不晓得贪、嗔、痴、慢、疑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味道?你有几天不洗澡,闻闻,烦恼的味道就闻到了。所以,香气是本性觉悟所放的。臭气是本性迷了以后,香的变成臭气。其实香臭不二,怎么转变的?就是迷悟转变的。
持五戒得人身,生人道。得人身第一个因素是守五戒。在儒家讲,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修这五条得人身;修十善升天。二十八层天里面,最重要的是十善业。十善业里有上中下三品,你所修学的,决定升天层次的高低。修十善是升天。证得阿罗汉,修行第一个因素是修‘四谛法’。辟支佛的因素是‘十二因缘’;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位。菩萨的第一个因是修‘六度’。佛是什么?佛是‘清净平等’。所以,本经经题‘清净平等觉’是‘佛行’。你要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起心动念处修清净,修平等,修觉而不迷,这是修佛行。(摘自净空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