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灸疗原则大致如下:
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经络穴位知识。 1、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膈俞。 2、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胸膜炎】肩井、风门、至阳、膈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 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60分钟以上。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以上任选一方。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心功能亢进】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律失常】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经络穴位知识。 4、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血病】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风门、膈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5、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炎】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龈痛】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 【肠绞痛】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症(蛔厥)急救】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胆道蛔虫症】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疸型肝炎】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至阳、膈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据统计,治愈率90%以上。 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髎、大椎。 【结肠炎(慢性腹泻、鸡鸣泄)】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开刀后腹胀】足三里、内廷、公孙。 【结肠炎】天枢、足三里。良效。 【脱岗】百会、命门、次髎、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食管癌】膈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癌】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筑宾。 【肝硬化】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原发性肝癌】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丘墟、阳陵泉。 6、神经系统疾病【中风(脑出血)】病初发艾条灸百会5-10分钟,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用艾灸仪灸20-30分钟,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偏瘫(中风后遗症)】 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癔症(脏燥病)】 抑郁性(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 兴奋性(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克,炒枣仁、牡蛎各15克,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眠】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癫痫】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三叉神经痛】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身柱、照海。 【肋间神经痛】膻中、巨阙、期门、章门、膈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桡神经痛】肩髃、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正中神经痛】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 【颜面神经麻痹】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膈姜灸法效佳。 【尺神经麻痹】少海、支正、通里、神门。 【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指间肌萎缩】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委中、合阳、承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经络穴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