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养生名家,葛洪采用了多种养生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并将这些总结前人经验而得来的养生术 记录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中。葛洪总结说:“养生要在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之外,还要用导引之术来运动调节筋骨,修习道教气功,并服用保健养生的滋补 药品和注意性生活的生理卫生。”因此,葛洪的养生方法虽多,但可分为“内修”和“外养”两类。其中“行气”、“导引”、“房中术”等养生方法可调节内气, 可称为“内修”;而“外养”则包括“辟谷”和“服食”等通过外力养生的方法。“内修”“外养”同时发挥功效,就能取得延年益寿的作用。 1 “行气”养生术 ①什么叫“行气” 葛洪认为人的身体就好比一个国家。养生就如同治国,人的精神就好比一国的国君,而人的气贯穿于身体之中,就好比国家的子民。治国安邦,一定要爱民如子, 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养生也是同样道理,我国的传统气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想要长寿无疾,就一定要先注意养气。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所以追求健康养生 的人一定要恬淡清静,思神守一。气能够流畅地运行于体内,才能祛病延年。 所谓行气,也叫做“行炁”(同气),也可以理解为今天所说的气功。葛洪的祖上葛玄,以及他的老师郑隐都是功力精湛的气功大师。传说葛玄能够使用分身之术,还可以潜入水中纳凉数日不出。对于气功,葛洪更是毕生研习,未曾中断。 行气的方法有很多,历来都是师徒口授心传,并没有著书立传,所以自秦汉以来善于气功的人虽多,但真正流传于世,并直到今天仍然可见的气功却凤毛麟角。葛 洪将他所学与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概括其要领,也记录于《抱朴子内篇》中,成为历代修习气功的人所追逐研习的经典。对于行气,葛洪说其可以治百病、驱瘟疫, 还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防身,甚至可以在水面上生活或行走,不渴不饿等等。当然,有些说法在现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气功本身就有一定的神秘性。气功能够治 病是可以肯定的,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但说可在水面上行走,即使这样的神功确实存在过,在现代也只能出现在小说或影视中了。 ②反元归根的行气之法——胎息 葛洪认为魏晋道教中流传的行气方法虽有多种,但以胎息为代表。据当时的气功理论,认为婴儿出生时以肚脐和母体相连,所以肚脐是人体生命的来源。直到现 在,练习气功便要把真气凝聚在人的脐下二寸的部位,叫做气沉丹田。而更进一步,就是模仿胎儿以脐呼吸,如在母体之中,这也体现了道教返璞归真的思想。 按照葛洪的说法,胎息就是做到不用鼻口呼吸,仿佛回到了母腹之中。这是气功的最高境界。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初学行气,也必须由浅入深,持 之以恒,才可以循序渐进。初学行气的人具体方法是,用鼻吸气,能吸多少就吸多少,然后闭气,心中默数从1到120,然后将气从口中缓缓呼出,这样鼻吸气→ 闭气→口呼气→鼻吸气,反复不断,然后逐渐延长闭气的时间,心中默数的数目逐渐增大,当数到上千的时候,就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在进行这种方法的时候,呼 吸时极其轻微,不能使自己听见一点呼吸的声音,有一个方法可以检验呼吸是否合乎标准,即用一根鸿毛放在口鼻前,吐气时鸿毛不动,说明呼吸轻微,合乎要求。 这样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就能逐渐达到胎息状态。这种呼吸方法也就是现在气功锻炼中的基本呼吸方法。 在掌握了行气的方法之后,还必须了解行气时间,否则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葛洪指出,行气应当选在“生气”比较旺盛的时候,而不要在“死气”旺盛的时候进 行。传统中认为,一日一夜共分为十二个时辰,从夜半子时到第二天中午时这六个时辰为生气旺盛的时候,而从未时到夜半亥时这六个时辰为死气旺盛的时候,在生 气旺盛的时候行气,可以事半功倍,当死气旺盛的时候行气则无益于事。现代科学也证明从凌晨至午时,空气相对清新,很适合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现代人们习惯于 “晨练”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而从午后到夜晚,暮色逐渐加重,空气也相对污浊,就不太适合人们健身运动。因此这种“生气”与“死气”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 的。此外,葛洪认为练功前要节制食欲,如果在练功之前吃得太多或太过油腻,就会“令人气强难闭”;同时还要保持和谐的情绪和开阔的心胸,要安静少躁,否则 就会因为无法集中精神而无功而返。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至今仍被练习气功的人们奉为必须遵循的法则。 2 多行“导引”可健身 葛洪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中,不仅一次提到了“导引”,说导引是一种气功也不为过,因为它是将导气和引体相结合的一种运动方式。上古之人用歌舞来舒展身体,强身去病,其实就是最初的导引。既然是一种内含气功原理的运动方式,就要以肢体运动为主。 对于导引,葛洪说:“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可以看出古代道士模仿龟、鹤等长寿动物的动作,就是希望把导引用做延年长生的神仙方术,换句话说,也是一种养生长寿的方法。 葛洪非常重视五禽戏的作用,并认为华佗的弟子吴普,就是从华佗那里继 承了五禽戏的精妙,以导引养生,因而活到上百岁。而经医学证明,五禽戏中虎、鹰、熊、猿、鹿的姿势与中医五行、五脏的生克关系相一致,对于治病健身、延年 益寿都有奇效。 在道教养生学者看来,人体衰老的标志从齿、耳、目开始。人上了岁数,就会出现耳聋、眼花和牙齿脱清晨叩齿三百次,可使牙齿健康落等现象。因此,葛洪认为用导引术配合药物预防眼睛、牙齿与耳朵的衰老,就能延缓整个人体的衰老过程。 ①健齿的方法 对于坚固牙齿的方法,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杂应》中给出解释:“牙齿在口中就可以得到滋养,但要用唾液来进行滋润;每天清晨醒来,要叩齿三百次,这样牙齿就不容易动摇。”其实这也是一种通过运动来增进牙齿健康的方式。这种方法也被现代的很多人运用,并证明效果极佳。此外,葛洪认为口含蛇脂丸、矾石丸、九棘散等药物可以使已经活动的牙齿重新恢复坚固,并有治疗龋齿的功效。 ②聪耳的方法 对于聪耳的方法,葛洪认为用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天俛、地仰的方法,达一千二百多次,就可以成功。而这种模仿龙、虎、熊、龟、燕、蛇、鸟等动物的导引术和华佗的五禽戏一脉相通。葛洪认为通过导引炼形,使精血充盈,肾气旺盛,自然听力变好。 ③明目的方法 对于明目的方法,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认为想要达到明目的目的,只要能引三焦之气到丹田之上,再用明石来洗眼,再用阳光来熨烤,还要焚烧“丙丁洞视符”,并用酒来混合洗眼就可以达到目的。还说曾经有人用这种方法在夜间写字。所谓“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这是以导引除三焦之热,并服以含维生素和有清热解毒明目之功的药剂,可以健眼和治疗目疾。但其中的一些说法并不完全可信,甚至含有迷信的成分,体现出古人的认识相对落后的事实。葛洪还提到一种明目的方法,就是用醋将芜菁子煮熟晒干后,捣成粉末服食,用一寸见方的勺子当做容器来食用,每日三次,据说在服完一斗后就能在夜晚看清东西。 此外,导引术还有远行法、龙跃、虎跃、鹿跃等多种方式。这些有固定套路的导引术,主要是修习气功的人所运用。至于一般大众,则没必要拘泥于形式,只要方便锻炼就可以。导引是气功中的炼形之术,通过导引炼形使精气旺盛,心神舒畅,达到健身益寿的目的。《抱朴子别旨》认为“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也就是修习导引并不在于模仿得是否形象,而在于是否真正达到了健身的目的。就算一般的肢体运动,如伸屈、俯仰、行卧、站立、散步甚至呼吸,都可以算做是导引。葛洪把导引术作为一种可以普及的养生良法加以推广,有力促进了道教养生学的发展。 3 “还精补脑”的房中术 房中术,是指保持夫妇冲气循环,阴阳调和,以葆其青春,祛病延年的养生长寿方法。房中术为古代长生术之一。古人历来重视房中术,在医家看来,房中不仅不是养生的障碍,而且是养生长寿的重要修炼方法之一。秦汉时期,房中术是养生家养生的主要手段,但历来秘而不宣,师传口授。葛洪得之于师授,并通晓十余家房中之术,并总结其共同要诀,即“还精补脑”。他对房事的看法是应当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禁欲,又不能纵欲,应保持有节制的和谐美满的性生活,这无疑对健康是有益的。 在行房的过程中,只要做到“乐而有节”,讲究卫生,就可以健康长寿所谓“还精补脑”,就是在行房过程中,在将要射精时忍精不泄,认为这样可以起到益髓补脑的作用。在古代房中术中,忍精不泄被看成是男性是否能从房事中获养生之益的关键因素。并认为男子在性生活中“多交少泄”甚至不泄,不仅可以强身祛病,更能益寿延年。葛洪既反对禁欲主义,又针对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情绪、日月运行及气候变化的主客观条件,提倡适合不同人群的合理的性生活方式。
房中术中关于调节性生活的性卫生知识以及治疗性机能障碍的性医学知识,含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然而,这种多交少泄、保精延年的说法,显然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及医学知识相违的。而且过分追求忍精不射,反而可能引起男性性交后尿道和膀胱充血,引发性交后尿频,还容易造成男性精神负担,影响其正常的性欲。因此,人们在行房的过程中,只要做到“乐而有节”,即男女性爱符合天地阴阳变化规律,并限制频率,讲究卫生,就可以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