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气解》实在是解不开,看得我头大死了...
今天找来《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参考,才发现这六气的名字和属性解释豁然开朗,这个豁然开朗类似于“阳明”这个词的解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引入天地这个圆来解释升降沉浮,引入24节气来理解六气,实在是妙。
天地这个圆中,地面是一个分界线,分为地上地下,阴阳在这个圆中运动,实际上只是阳在动,按一年来看,春分、秋分时地上、地下的阳是平分的,冬至夏至是阳运动的两个极端,冬至是地下阳达到极限,之后进入升的阶段,春分后进入浮的阶段,夏至到秋分是降的阶段,秋分到冬至是沉的阶段。
见图:
关于五行,彭子益也有一些独到的解释:
五行,行即运动,是阴阳交互运动产生的五种物质,
春分至立夏叫做君火,小满至小暑叫做相火,
夏秋之间为圆运动的中气,地面的中气居升浮沉降之中,这个季节叫做长夏,
五行各有各的能力,这个能力也称之为作用,势力,木-疏泄,火-宣通,金-收敛,水-封藏,土-运化。
收敛制服疏泄,所以金克木,宣通制收敛,其他等等
一年的大气运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土主化
而六气的名字极其难以理解,还好彭子益解释通了。
六气是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之气,
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君火之后又随相火下降,所以也有六行的说法,彭子益认为《内经》认为在天为六气,在地为五行,说不过去,应该在地也是六行。
六气中三阳(少阳,阳明,太阳)的降是因为阳中带阴,三阴的升是因为阴中带阳
六气的运动划分到24节气中,四节为一气,六气的顺序是: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24节气见图
1.厥阴风木: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大寒的时候阴气最重,厥阴就是极阴,过后大气由寒转温,地下水中封藏的阳热动而上升,这个阳热与水的化合就是木气,这个木气是一年的阳根,
2.少阴君火: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这个气从地下升出地面,还是木气上升之气,这时大气较热,不再是阴之极,所以叫做少阴,这股上升之气升至地上,照临大宇,光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大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
3.少阳相火: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这时地面上阳热盛满,晚上有一些阳气降入地下,地下所得阳热不多,所以叫做少阳,这个阳热降入地下以生中气
4.太阴湿土: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这时候大地之上非常热,阳热最盛,导致地下仅有的一些阳热都蒸到地上来了,所以地下阴寒最重,所以叫做太阴。火在水下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所以也叫湿土之气
5.阳明燥金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这个时节因为秋气的收敛,地面的阳热正在下降,中土之下阳气充足,湿气已收,大宇光明,阳盛而明,故称阳明。这时候金气很旺,湿气已收,燥热气结,地面上的金气压力极大,故称燥金。
6.太阳寒水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经过秋气一个阶段的收敛,地上的阳热全降入土下的水中,
造化之气,中下为本,中下阳多,所以称为太阳。阳热降入水中,大气降压,水外即寒,水内阳藏。所以叫做寒水。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
卷二.六气解
中医认为人生病无外乎内感、外伤两种途径,而内感外伤的对象归结为六气:风、热、暑、湿、燥、寒。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所以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在天的六气人体都有相应的感应,通过人体的12正经来感应这六气,这六气与五行也有对应关系,其中火分为君火、相火,分别对应热和暑,风对应木,金对应燥,水对应寒,土对应湿。六气按阴阳来划分,则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相火
足少阳胆
甲木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
己土
手太阴肺
辛金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
庚金
足阳明胃
戊土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
壬水
手太阳小肠
丙火
在天的厥阴风木之气,人体通过足厥阴肝经感知,所以相应的关系有:
厥阴风木--足厥阴肝
少阴君火--手少阴心
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
太阴湿土--足太阴脾
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
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
六气本来有12经来感应,为什么会只呈现6经对应?因为在天的一气对应人体的两经,但这两经有从化关系(主次关系),比如厥阴风木对应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主,因为肝经属乙木,木气很盛,心主属相火是木气之子,还在萌芽状态,所以从属于肝经,表现出来就是六气的风。其他类似。
六气分阴阳有三阴三阳,三阴对应三个脏经,三阳对应三个腑经,按五行属性对应。
人体这六气如果不生病则处于一个调和状态,一气都看不到,如果病了则会看到一气,比如厥阴病则见风,少阳病则见暑,少阴病则见热,太阴病则见湿,阳明病则见燥,太阳病则见寒。
见到了这六气中的一气,都是因为相应的五行中相克和被克的属性偏虚所致。比如厥阴风盛,则所克的土和被克的金虚,少阳暑盛和少阴热盛都是因为金水虚,太阴湿盛因为水木虚,阳明燥盛因为木火虚,太阳寒盛因为火土虚。
1.厥阴风木: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自然界木气的属性是生长,生于肾水(癸水)而长于脾土(己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则风恬,如果水寒土湿则木气生长不好,也就导致木郁而风生。如果木气的这种生长不顺利则会产生郁怒,导致克制脾土,风动而生疏泄。一般腹痛下利、忘汗失血的症状都是因为风木疏泄所致。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中风、筋骨萎缩等),皆风木之枯燥也。
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心主,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厥阴风木出现问题会有两个方面:木气过盛和木气不足,如果不足,则疏泄不及,会出现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月经来迟等问题。木气太盛,则疏泄太过,会出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女人月经/白带早来等问题。
2.少阴君火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
君火火之气,主宣通,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3.少阳相火
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三焦之火,随太阳膀胱之经下行,以温水脏。 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 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 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故三焦独主水道。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即足少阳胆经),于三焦无关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虽然火气很盛,但因为阳是很容易衰退的,如果阳还在长则是正常,如果出现衰退就是病了)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有之。
相火之气,主燔灼,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4.太阴湿土
湿气是太阴土气所化,因为地下水中阳热全部上升到地上,所以地下土为湿土状态,地上有火,这个湿土是已土,是上升之土,戊土是下降之土,本性是燥的,但这时只有从属地位。手太阴肺经的金气也是从属地位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和乙木都升,这个己土是主动力,如果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就会导致水木下陷。
当湿气重的时候,如果火还盛,则熏蒸生热痰,同时梗涩赤浊,火衰,湿气就流溢为白淫(?)。小便黄是因为土气下传,小便赤是因为木气下陷。木气本来是火之母,升则生火,陷则下郁生热。如果木气不通畅,就会传递到土气中,因为木克土,其他六气也是按这种相克关系来传导的。
土之气,主运化,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5.阳明燥金
阳明有两个,足阳明胃土(戊土)和手阳明大肠金(庚金),胃土为庚金之子,从属于庚金,相反,肺金的燥气从属于己土的湿气。
燥湿是一个相对的两面,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辛金化气于湿土所以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所以胃不伤湿。如果中气不足,则阴阳不交燥湿就会偏见。湿胜则饮食减少,溺涩便滑(?),燥胜,则疾饥善渴,水利便坚。
湿属阴,燥属阳,阴易进阳易退,所以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阳明虽然属燥,但发起病来,却常常表现是太阴湿土胜出,土燥而水亏者,除了伤寒阳明承气证之外,没有其他了。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燥为阳邪,阳性亲上,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
阳明燥金之气,主收敛,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6.太阳寒水
太阳也有两个,足太阳膀胱属壬水,手太阳小肠属丙火,水火相对,但以寒水统之,因为水在下但源自于上,壬水是丙火生成的,火化于水则热从寒化。
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下行而让水得此火,水应当不寒,但这个不寒的水是癸水而非壬水,癸水热壬水寒是正常现象,如果癸水寒而壬水热就是病了,病寒就找癸水,病热就找壬水。
水之气,主封藏,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木气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
24节气
农历及24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时候在农村时每到播种或者其他重大农事时爷爷奶奶都要参照节气来行动,一个不懂24节气的农民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只有方舟子这种被驴踢中了脑袋的城里人才会叫嚣着废除农历。现在很多人都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就整天嚷嚷形同疯狗狂吠。
没想到的是24节气和中医理论还联系的这么紧密,看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才焕然大悟。
24个节气见图:
小暑,大暑 两节 为暑,大暑这节,地面上热最大
立秋为一年圆运动的开始,这时地面压力开始增大,处暑时压力继续增大,这个处就是入的意思,这个压力把地面上的热压入地下, 此时正当中伏,伏就是下降,金气下降,降入地下。夏至第三庚日(带庚的日子)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第五庚日起为末伏。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地面便觉得清凉了,那是因为暑气已慢慢入地了。庚金之降气是大气的压力见《宇宙篇-气象学》解释
秋气肃杀,这个杀实际是降的意思,树叶是阳降落下来归根,这些阳气又被根部吸收第二年重新上升为叶子。
白露、秋分的时候,热降液生,早晚便有了露气。
寒露、霜降时,地下的热更多,地面就开始觉得寒凉了,白露时的露觉得凉,寒露时的露就觉得寒了。随着热气继续往地下走,便出现了霜降,这时地下包括窑洞是热的,但外头开始寒冷了。
立冬、小雪时,降下来的阳热开始下沉,下沉到地下的水中,地面就变得更寒冷了,但地下却更热,矿下的工人夏着棉衣,冬天赤脚就是因为这样。
大雪、冬至时,地面开始出现下雪,雪越大,地下的阳热沉的越深。冬至时,如果地面不冷,或者有雷、雾,则是阳气外泄的表现,容易引起上热下寒的温病,来年春夏更容易出现病。冬至时天和人的下部阳最多,阳多则容易动,也容易病,可能出现遗精白带的现象。
小寒、大寒,阳热进行封藏,寒能封藏。
立春、雨水,地下的阳热开始升出地面,这时候的水是温的,火从水出,阳热冒出地面则成雨水。
惊蛰、春分,冬天时万物随阳热收藏而蛰藏,惊蛰时蛇虫启蛰,草木萌动。春分时地下地上阳热又平分了。
清明、谷雨,因为春分之前升出地面的阳气还在初始阶段,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过春分,地面的阳热升于天空,地面开始出现清明景象,这个时候雨水也多,是种谷子的好时节,所以叫做谷雨。这个时节因为地下阳根减少,容易患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立夏、小满,地面的阳气由升而浮,浮上天空则为立夏,满是指地面的热满,这时地下的阳热已经大虚,容易出现下寒之病。
芒种、夏至,地面上阳热小满雨水又多,麦穗生芒将成熟,夏至的至是极的意思,阳热升已经达到一个极限。夏至经小暑大暑而立秋,冬至经小寒大寒而立春,立春则阳升,立秋则阳降。夏至阳降必经小暑大暑的热才降,冬至阳升必经小寒大寒之寒而升。升降的范围大说明中气足,所以夏极热和冬极冷的地方的人聪明(彭子益连这个也研究..)。《内经》说:“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秋冬之际阳气入所以人比较健康,春夏反而容易倦怠。
节气中节指竹节,一节之中是顺利通畅的,每个节就难以越过,宇宙中交节则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
另外清明是一个节气,现在又是一个节日,需要分辨一下。
其实清明作为节日的来源是“寒食节”,时间是清明前一两天,源自于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容易能Google到,需要指明的是介子推跑到绵山并非当时不重功名,而是晋文公评功名的时候一时疏忽忘了他,他觉得悲愤于是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去了。晋文公一时发昏不小心烧死了他们,觉得太愧对于介子推了,于是自己在这个时段都吃冷食,不开烟火,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愧疚,继而山西民间也跟着响应,于是成了寒食节,随后还发展出了祭祀扫墓这种活动,到了唐代被定为法定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清明这个节气合并了,因为时间几乎在一起,所以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介子推死时的绵山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著者彭子益有很大关系,彭子益在1925年就在这里办了绵山医院,1927年关闭,他还在当地做过县长,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提到他。彭子益能把中医理论解释的这么浅显而有条理,功莫大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