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世界拜火教徒只有区区13万,但如果将时光倒退二千多年,拜火教的影响却是整个世界。 琐罗亚斯德教“善神崇拜” 公元前628年,在伊朗高原一个游牧部落家庭里,降生了一个男孩儿,他的名字叫琐罗亚斯德。他在各部落间争斗的刀光血影中长大,因此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世界是善恶正邪不断争斗的场所。琐罗亚斯德是个善良的孩子,于是他坚信最终善神赢得胜利。他隐居深山,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拜火教。在当时,人们大多信奉的多神论,而琐罗亚斯德却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主神——他就是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是唯一的、最高的、不被创造的神。他认为世界是二元的,也就是善和恶两种势力,主掌善的圣灵代表了光明、美德、创造、善行、真理与秩序;而恶代表了黑暗、丑恶、破坏、罪行、谎言与混乱。最终善行将战胜邪恶,光明将代替黑暗。拜火教教徒相信天空、大地、水、植物、动物、人和火是世界七大善物。至今,7这个数字在伊朗人眼里仍然具有吉祥的意义。 “圣者先知” 往往长寿 琐罗亚斯德的一生都在传播向善的拜火教。他活到77岁高龄,在古代这个岁数算是不折不扣的长寿了。历史就像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总带给我们很多不可思议的巧合。以“仁、礼”为核心的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也活到了70多岁;佛祖释迦摩尼活了80岁,先知穆罕默德活到62岁……这些历史上思想的奠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寿。如果把这些人集中在一个小村子,那里应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长寿村”。 琐罗亚斯德后来是在一场游牧部落的入侵战中被杀死,他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是,在他死后2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所创立的拜火教成为了世界最有影响的宗教。 波斯帝国主宰世界的精神力量 公元前550年左右,在广阔的伊朗高原,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波斯帝国缔造者居鲁士大帝,正在世界的中心——古巴比仑城举行自己的加冕仪式。当这位主宰者将皇冠戴到头上时,他口中声称是在拜火教真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帮助下戴上了这顶皇冠。拜火教善神崇拜的思想,也让这位国王做了著名的加冕演说,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这是一份对宗教和种族自由的倡议书,它废除了奴隶制和任何形式的压迫,禁止使用武力掠夺手段攫取财产,还赋予了成员国自主决定是否臣服于居鲁士大帝的选择权。在那个全世界都以侵略、杀戮为主的时代,在拜火教崇尚人权思想的主导下,居鲁士大帝和他所缔造的波斯帝国,在其后200年里得到更多附属国的拥护,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距今2500年的出土文物“居鲁士圆柱”上,用楔形文字记录着这段历史,有关“人权主义”的思想,比著名的英国大宪章早了2000多年。 明教实从拜火教而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在金庸大侠的《倚天屠龙记》里,明教在生死关头,教徒们念出这样的口号,这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和遥远波斯有关的宗教——明教。在拜火教全盛的时期,它的一支摩尼教传入中国,这就是金庸笔下的明教,摩尼教和拜火教虽不是一家,但却同源。当时中原各地都建有摩尼教寺院,称为“大云光明寺”。在《倚天屠龙记》里面,摩尼教徒爱穿白衣,不吃肉食,这是因为摩尼教与拜火教一样崇尚白色,从死前默念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摩尼教继承拜火教,推崇对正义、光明的向往。 帕西人——对信仰的坚持 公元7世纪,当阿拉伯铁骑征服波斯并实行伊斯兰化,拜火教存亡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信仰伊斯兰教,成为和阿拉伯人平等的穆斯林;一是保持原有的宗教,但必须课以重税并低人一等,绝大多数拜火教徒接受了伊斯兰教。但少数虔诚的拜火教徒宁愿低人一等,也不愿改变信仰。他们最终被迫离开家乡,远涉重洋来到印度西海岸,重建家园。逐步发展成现在印度的新民族——帕西族人。今天,这个六万多人的部族就生活在印度的金融中心孟买,高大的殖民地建筑里,古老的木制家具、花边窗帘和刺绣帏帐显得格格不入,这些世界上最古老宗教拜火教的后裔们顽强地保持着千年以来的传统。 经典教义 影响至今 在今天,世界三大宗教中还都能找到拜火教善恶二元论经典教义的影子。拜火教最早提出了末日审判之说,基督教炼狱的说法就是继承了末日审判思想;在《古兰经》中,同样讲到天使会在功过薄上记下人们生平的善恶行为;而这种思想在佛教中体现,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二元论思想也影响了哲学界。1885年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书中宣扬了人性自由,再次印证拜火教崇尚善良、追求自由的思想,被认为是人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1896年为此专门谱写了同名的乐曲,成为音乐史上的名篇。史学家拜火教在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它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今天世界范围内,拜火教教徒只有十几万人,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古老的仪式,沿袭着天葬的传统,在为数不多的拜火教寺院内,那些千年不灭的圣火依旧会长燃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