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 红叶竹禽 立轴 设色纸本 成交价736万元
【作品鉴赏】
40至50年代,谢稚柳的花鸟画、人物画,融唐入宋,臻于精丽、清润、明净的艺术境界。1947年作《红叶竹禽》,系仿李迪笔,勾勒笔法既有宋人的精工细致,又有元人的洒脱秀逸,设色亮丽而明洁,形象清丽可人。谢稚柳将宋人富贵艳丽的花鸟画改易成为清新活泼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从而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观念,构成他盛期花鸟画的独特风采,这在他四五十年代的大量花鸟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谢稚柳的艺术倾注着自己的真实情感,追求契合秉性的美学理想。谢稚柳绘画艺术的精进不祇是对传统技法的吸纳、融合和整合,而是表现他内心的情感精神和审美意蕴。他所崇尚的美学意趣是平淡、华滋、清劲、秀雅的格调,这既有自少接受传统儒家文化教育的根基,同时也是他个人文雅、豁达、平和、淡泊人格秉性在艺术上的反映。从而他的艺术从技艺层面,进入到表现美学理念的精神层面。正是这样,才舆那些仅仅驻足于传统技法之继承、综合、生发的画家拉开了距离。
如果说文人画的命名是因为文人的吟诗作词,那么学者画(姑且论之)的命名则是因为画者的博洽精深。谢稚柳所处的时代是明清写意画派因惯势的发展而波澜壮阔的时代,而建国后国家的文艺政策对于传统的观点,只强调继承"人民性",而批判"封建性"的糟粕。晋唐宋元的传统因其"细笔"被视为"封建性"的糟粕,而明清写意画派因其"放笔"而被视为极具"民主精神"。致使当时绝大多数画家,对于传统的认识有所偏差,其视野只局限在徐渭、八大、石涛一路的阔笔写意。
谢稚柳高明之处就是在于能够极为系统的把握整个中国绘画史,分出霄壤。从而能够吞吐唐宋,取法乎上。
谢稚柳早年随钱名山学书,其画则是从陈老莲入手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渐开,上溯宋元。取宋人严谨,元人洒脱。30年代与此同时张大千结为挚友,交往甚密,经常探讨艺事,1943年又随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壁画。而使得谢氏艺道精进的是其建国后长期从事书画鉴定工作,而得以广泛鉴赏历代名家书画。
可以说谢氏的画风形成是与其广览天下名画的鉴定是分不开的。比如,他在张大千处观赏董源的《潇湘图》,在庞莱臣处看到的董源《夏山图》,徐悲鸿处看到的《八十七神仙卷》,以及张伯驹家的展子虔《游春图》、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宋徽宗的《竹禽图》,而他自己也一度收藏过王诜的《墨笔烟江叠嶂图》、北宋的《仙人楼观图》以及大量的陈洪绶、石涛的作品。建国后谢氏受聘上海博物馆,上博的孙位《高逸图》、倪瓒《渔庄秋霁图》、钱选《山居图》均是从他手中而出的。而谢氏担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长之便,又使他得以遍观大陆的古代书画珍品。
【作品资料】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83×48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丁亥(1947)年作
估价
RMB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7,360,000
HKD 9,399,745
USD 1,104,000
EUR 809,600
专场
《烟江秋兰》--谢稚柳 陈佩秋作品专场 第三期
拍卖时间
2013-12-21
拍卖公司
上海嘉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1.《谢稚柳画集》第二集,潘伯鹰编,1947年版。 2.《谢稚柳系年录》第54页,郑重编,上海书店出版,1991年8月。 3.《谢稚柳》图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开融今古—纪念谢稚柳百年诞辰书画精品集》图127,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 5.《典藏》杂志2009年10月期。 6.《谢稚柳·莲塘清晓》,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 7.《笔墨人生—书法家徐伯清傳》,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封底及图174,保利艺术博物馆。 9.《海上生明月—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谢稚柳,P41,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