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是利用现代的生产技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仅供临床调剂用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性配方颗粒剂、混悬性配方颗粒剂两种形势。既保留了原药材的性味和有效成分以及传统饮片便于辩证施治的特色,还具有免煎快捷,储存方便 ,清洁卫生 ,计量准确 ,质量可控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不断深入、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已超10000吨,年销售额达十多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的6%,且每年正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产业化趋势业已形成;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多家医院已采纳并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国外也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试用阶段,累计已有近亿人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配方颗粒已成为一个新行业,激活了国内外中医药的潜在市场,启动了中医医疗市场的二次开发,带动了上游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生产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中药配方颗粒为我国中药资源的有序和充分利用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途径。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改革新形式,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方面质疑及各种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加之尚有诸多应用规律有待人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和总结,完全从理论上解决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孰优孰劣问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加快研究步伐的同时,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试用不应因为有争论而停滞不前。中药配方颗粒总体上能体现出传统中药饮片的气味和归经理论,临床组方与加减应用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理法,即使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饮片,也是中药饮片的有益补充,再加上其配方简便、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其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由2010年人民币19亿元增加至2014年人民币7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0.7%, 2016年整体规模达到123亿元,预计2018年整体规模将达183亿,市场规模广阔。
一、全球中药配方颗粒产销规模分析
全球中药市场份额一年约800亿美元,我国占10%。海外中药市场上,中国拥有专利权的仅0.3%,日韩占70%以上,日本中成药出口也占据全球市场(除中国)的70%。
中药的发源地在中国,但中国药企在海外却屡遭滑铁卢。反观日本的中药事业却蒸蒸日上,对外贸易搞得有声有色。
海外中药市场上,中国拥有专利权的过少。海外中药市场规模大约为30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的中药所占比例不超过5%。日本中成药企业则反其道而行之,依靠先进的品质管理、分析技术、机械设备等,在维持药剂品质的同时,制作了严格的用法和使用量。并且,日本帝国制药等企业还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等成药,取得了美国专利。
国际中药市场主要被日韩企业把持,两国已占据同际中成药7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韩国、东内亚以及欧洲一些同家的制药企业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后,运回本国提取制剂,制成全球通行的胶囊、片剂和颗粒剂,不仅占领了国际市场,还以高价返销中国市场。至今,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种天然药在我同注册,洋中药目前已占据了我国中成药1/3的市场。一些植物药消费和生产比较发达的两欧国家(如德国、法国等)的制药公司开始仿制我国传统的中药,并逐步订入我国中药市场。美国、加拿大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少药材在内的世界植物药行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加剧了外国药品对中药的冲击。
图表:2012-2016年全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二、全球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竞争格局
中药市场国际竞争导致的市场萎缩。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中,日本和韩国的汉方药市场在不断扩大,我国一些传统的中药出口市场正在被日本和韩国的同类产品所侵蚀。先前有研究表明,我国的中药贸易仅占国际市场3%至5%的份额,而且65%以上为原料药和保健品,其余97%的份额被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占据。尽管我国关于中药市场国际份额的数据可能被低估,但至少从目前我国中药的出口形势而言,虽然我国是主要天然药物原料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天然药物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不是中药贸易大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程度较低,距离中药国际化尚远。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我国中药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是我国中药国际化的又一道障碍。
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医药企业的实践证明,单方中药配方颗粒已经被欧美等多个国家所接受,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执业医师对于中草药的认识越来越深,患者对于中草药治疗的信心越来越强,中药配方颗粒已经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桥梁。由于国内制药企业出口形式以中草药原料为主,目前我国在国际中医药市场上毫无竞争实力,仅仅作为原料供给商,再由日本、韩国进一步加工出口到国际市场,随着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完善,我国配方颗粒有望成为重磅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成为中药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
图表:2016年全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占比分析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三、全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结构分析
全球植物药物发展格局
植物药是以植物的部分或者全体为医疗目的的医药品,分为传统植物药和现代植物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为现代植物药。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欧共体所定义的植物药产品不是单一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专一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用品。
目前已广被全球所使用的治疗用植物萃取物或草药,全球前20种畅销的植物药中,有8种为草药,即:银杏(gingko biloba)、金丝桃素(St. John's wort)、紫锥花(Echinacea)、锯棕榈(Saw palmetto)、芦荟(Aloe)、Prunus Africanus、奶蓟草(Milk Thistle)、缬草(Valerian)。Steroids、Morphine、Ginkgo biloba、Codeine、Sennosides、St. John's wort、Etoposide、Echinacea、Saw palmetto、Aloe、PrunusAfricanus、Rauwolfia、Milk Thistle、Valerian等14种植物药已有众多企业生产。
植物类固醇(steroids)为目前全球销售额最高的一类植物药(表2),已上市的产品种类繁多,常用于抗炎、避孕,或是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Irinotecan的销售额在全球排名第二,已上市的药品如:Camptosar,是源于中国喜树碱(camptotheca)的癌症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卵巢癌、小细胞肺癌。除了irinotecan之外,尚有irinotecan、paclitaxel、etoposide、topotecan、tenoposide五种植物药,可作为化疗药。作为癌症化疗使用得植物药在全球的植物药市场中,具有相当高的成长潜力。
全球的植物药市场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大约有57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80%)将传统草药用于初级保健。不仅仅是在有传统医学历史以中医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德国代表的中欧地区也有较悠久的利用草药治病的历史,并且有较完整的文献记载。近十几年来,传统的草药逐渐发展为现代植物药。通过利用先进制药技术,生产出不同的制剂,从传统医学使用的药茶、片剂到现代植物医学使用的经标准化的和经过浓缩精制的制剂,从而保证药物疗效的稳定。
在德国、法国及意大利,植物疗法体系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同时通过卫生当局的对其进行管理。植物药在上述国家已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其费用全部或部分由保险公司负担。在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等草药类制剂被列在营养补充剂中,类似于中国的保健食品。其产品质量明显低于德国、法国的植物药,同时其疗效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进行临床验证。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联盟正在试图对植物药的地位在其成员国内进行统一化,这将对欧洲植物药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以天然药用植物为主的药品无疑成为当今欧洲药品市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