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
【摘要】讽刺艺术一直是《潘先生在难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三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潘先生在难中》的体现。
【关键词】讽刺艺术 细节 写实 利己主义
讽刺作品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很早,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里就产生了不少成熟的作品。如庄子的许多寓言,像《东施效颦》《望洋兴叹》等等。随后,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讽刺作品,如被鲁迅先生誉为“足称讽刺之书”的《儒林外史》,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当然还包括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叶绍钧作为一名教育小说家,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但写的最好的,还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他的教育小说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暴露出了教育战线的黑暗内幕,而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正是作者描写旧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代表作。下面将分析这一代表作的讽刺艺术:
一. 讽刺内容以潘先生为活动线索
《潘先生在难中》以潘先生的活动贯穿全篇,以1924年江浙战乱为背景,描写了教育职员潘先生在动乱中举家逃难的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
第一个片段,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妻儿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
1/5页
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只是风闻军阀即将在本地区开战,他就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一路上历尽艰辛,妻子和孩子失散,觉得家破人亡,找到后又马上松弛下来,开始沾沾自喜,仿佛“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遇不到了。在上海,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只要跨出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险”。好不容易地找到了一家有空房的旅馆,他先是抱怨“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后来一想到现在全家逃难成功,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迷迷地笑着。作品通过展示潘先生逃难前的慌乱,逃难中的狼狈,以及逃到成功后的庆幸等行为,生动地讽刺了潘先生遇事惊慌、自私、苟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态。
第二个片段,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一想到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而自己却不辞而别,若是教育局长追究起来,就有可能会丢掉学校里的职位。虽然又舍不得老婆孩子,最后“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回去一打听,学校果然要开学,而且还要趁机裁员,他为自己的主意表示赞赏。为了迎合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可结果却是,战火再起,铁路不通了,学生们也大多随家长避难去了,潘先生白忙碌一场了。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缴纳会费申请会员,又宣称学校房屋可以作为妇女收容所,换来了全家“救命的神符”——旗子和徽章。这一部分的描写表现出了潘先生投机钻营、懦弱、虚
2/5页
伪的性格特征。
第三个片段,写潘先生一打听到正方失守,觉得徽章也不安全,于是就连夜躲进红房子,与教育局长等三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后写战事结束后,他不知廉耻地给杜统帅写颂词。通过这部分的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潘先生胆小卑怯、麻木、趋炎附势的奴性心理,也从侧面批判了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难。
二. 讽刺意味通过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
高超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对所刻画的对象作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没有真切生动的艺术形象,就谈不上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叶绍钧先生很善于通过精细而冷静客观的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的。《潘先生在难中》里面的细节的选取与运用,透露出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自私,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的用意。这方面的例子在文中是随处可见的。如对潘先生两次不同的喊车细节的描写,第一次是在他全家历经千辛万苦挤出车站,很入调地喊“黄包车”,还很“威严”地扬起了头,摆着傲慢的手势,很老道地很车夫讲价,处处流露出他那种成功逃出生天的洋洋自得的心理。第二次是在他回家乡之后,听说正安失守后,“惴惴地,歪斜的赶到了家”,胡乱地收拾一下包裹,仓皇出门喊车,也顾不得讲价就迫不及待地跳上车,连催快跑,突出了他疲于奔命、抱头鼠窜的可笑行径。两次喊车的不同行为,展现了人物前后鲜明对立的心理,塑造了一个空虚、懦弱、胆怯的灵魂。
再比如,文章最后几段,潘先生先是假意推迟写彩牌坊,后来经
3/5页
大家“一致推举”,他觉得这当儿很有点意味,感到自鸣得意。接下来,“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第二张写的是“威镇东南”。又写第三张,是“德隆恩溥”。咋看起来,潘先生貌似很有才华,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三幅,实际上讽刺了他一气呵成大诵军阀的可笑又可鄙的心态。“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在眼前一闪。”进一步讽刺了潘先生不是不知道军阀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但为了饭碗,又毫不犹豫地向军阀献谀谄媚。最后又写了两个职员逢迎的话,其中一个对潘先生所写的“德隆恩溥”赞叹说“这一句更见恳切”“恳切”这个词使这位职员谄媚的丑恶嘴脸立刻现形。这一令人深思的结尾,体现出这些职员与潘先生同为一丘之貉,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阿谀之徒以及当时环境底下教育战线的一片黑暗。
三. 讽刺手法以写实为主
擅长讽刺艺术的鲁迅先生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叶绍钧小说以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他的讽刺显得温婉、醇和,不失客观写实的基本风格。例如,逃到上海后的第二天潘先生夫妇俩的那段对话,潘师母关心潘先生的安危要他“一定不要回去”,而潘先生为了身家利益想急急忙忙回家察看和照看家物和向教育局长表示一下忠诚,不至于丢掉饭碗。最后双方互相妥协,潘先生表示“假若打听明白局长并没有这个意思,依你的话,就搭了下午的车来”这样的描写是符合当时战乱状态知识分子家庭内部实际的,它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以及潘先生一家在车站“挤”的遭遇;利用红十字
4/5页
会的活动进行避难;在红房子遇到避难的教育局长,脑子里还惦记着远方的妻儿却装出对教育的热心,以取悦上司等等,这些描写无不按照写实的原则进行创作,让读者回味其中的讽刺效果。潘先生的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与作者的写实手法密切相关,当然也和作者当过十年的教员,对教育界的熟悉程度分不开。
文中几乎没用到夸张,用到了对比的手法。他在开学通告中写到“兵乱虽然可虑,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欧洲大战的时候,人家天空里布着御防炸弹的网,下面学校里却依然在那里上课”他大力提倡要向人家学习那种精神,实际上他自己却胆小如鼠,战事一靠近,就惊慌不已,又是找红十字会,又是投靠红房子。前后的对比,将他的表里不一、自私自利的卑劣人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如果说鲁迅和张天翼犀利的讽刺是一杯烈酒,让人醍醐灌顶;钱钟书灵巧的讽刺是一瓶汽水,令人神清气爽;则叶绍钧温婉醇和的讽刺是一壶清茶,需要慢慢品尝,回味无穷。
总之,作者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塑造了一个懦弱、苟安、趋炎附势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不仅在于嘲讽、批判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屈服于丑恶现实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弱点,也从侧面揭露了军阀混战给社会带来的苦难与旧中国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的混乱是教育处于委顿状态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陈辽:《叶圣陶评传》,第21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00(上)》,47~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页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