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及其语言特点
婉约词同所有的高雅艺术一样,最初都产生于民间,是一种民间小唱。乡野艺人们,只是为了生活或者随着兴趣走到那里就唱到那里,一边编词,一边演唱。他们唱不出琴棋书画,更唱不出军国大事,只会唱一些人性最基本的情感,什么生死离别、相思相爱之类。后来由于文化人的介入,把这种小唱进行了艺术加工,逐渐成为一种文章体裁。使它文字更加优美,语言更加雅致,结构深细慎密,寓意含蓄委婉。但是所表达的主题没有变化,依然是侧重于儿女风情。后来便把它誉称为婉约词。
婉约词派是指自《花间词》以后,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大量地由口头文学见诸于文字。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词中人物情绪于以显现,故其风格是绮丽的。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及其同时代的柳永,虽然他们在词的表现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但都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把婉约词加以发展。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他“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天才的词人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柳永的《雨霖铃》便有十七八个女郎,执红牙板,浅斟低唱。这类旖旎近情,铺叙展衍的新曲,往往使闻者动情。婉约词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情调柔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唐五代词早就具有这一特点。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也就成为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
现代我国词坛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倡导百家齐放,百花争艳。多彩多姿、千娇百媚的婉约词,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无限光彩,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现在的文坛的婉约词已经很少用于演唱,变成了一种纯文学的诗歌体裁。但是以言情、爱情为主要内容的选题宗旨没有变化,含蓄委婉、语工而入律语言特点也没有变化。
下面通过对一位古代词人、二位现代词人的作品的欣赏,讨论婉约词的语言特点。
【一】,赏析冯延已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婉约词对用词很讲究,除常见词汇外,几乎要求所有的词都要有出处,或是前人诗文,或是字典词典等,一般不允许自己随意造词。如本词中:
玉勒:玉制的马衔。唐.高适《送浑将军出塞》“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游冶:追求声色,寻欢作乐。唐.白居易《衰病》“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慌狂旧酒徒”。
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多暗指妓院。
本词第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连用了三个“深”字,句式清新别致,突出地渲染了这个宅院幽深静寂的气氛,词中的女主人公一切充满艾怨之情的感情和活动,都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深深庭院中产生的。宋代词人李清照酷爱“庭院深深”之句,遂用其句庭院深深深几许,连作《临江仙》数阕。
接下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描写。杨柳依依,像似扬起片片烟雾,房间的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词中不幸的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放荡的地方凝神远望。在顺着道路去寻找妓院。
婉约词通篇突出一个情字,无论写景写事都是为情字服务的,而且这个情字仅仅局限在儿女之情,离别之情。
最后二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历来受人赞赏的名句,把词中人幽怨和无奈的心情刻画的淋漓至尽。说主人公很伤心的带着眼泪向花儿询问自己的丈夫到哪里去了,但花儿却不会说话,花儿默默不语,只是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一种无可奈何叹息。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痛楚。
【二】,赏析柴国兰先生的【临江仙·秋夜思】。
菊落桂残荒苑寂,空篱旧圃凄凉。沧桑岁月鬓凝霜。
秋风萧瑟,无语独彷徨。
似有声声栖雁远,汉河夜色微茫。情缘互契黯神伤。
流星二道,萦梦绕寒窗。
词人非常注重婉约词的写作习惯,重要的词都有出处。如:
微茫:弥漫而模糊。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互契:彼此默契。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此盖闻热诚之声而顿觉者也,此盖同怀热诚而互契者也。”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现代汉语词典》。
词中的女主人公的年龄大约是两鬓才开始“凝霜”的中年时代,她在秋夜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在词中加以描述。词的语言含蓄而绮丽,词中人感情真实而自然。上片写女主人公在一个菊落桂残的荒凉的小院子里,秋夜的寂静的使人感到有点凉意,主人公独自一人无目的走来走去,想想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很快就会逐渐变老了,不免有些伤感。本词对主人公孤独的心境和凄凉的场景刻画得非常到位。在萧瑟的秋风中,应当向谁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呢?可是此时此景此情,词中的主人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凄凉和孤独使女主人公只能“无语独彷徨”。可以想象的出来,主人公心里的思念、想念想说又说不出来,孤独和伤心使得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无语能更加突出表现主人公的思绪和伤感,更加引起读者对词的理解和对词中人的关切。
词人对感情的刻画细致入微。下片前二句写景,词中人似乎听见了远处有栖雁哀鸣,看见了茫茫银河的淡淡星光在夜色里就像在薄薄的雾里一样,渺渺茫茫一切都像似在梦幻之中,心中所思念的影子似有似无,若有若无,以此来烘托了词中人凄凉和伤感的心情。让这些思念化为流星进入我的梦里来吧,只有在梦里才能做到“情缘互契”。这也主人公的对深深的思念的无奈。
整首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含蓄委婉,感情表达的细腻动人。的确是成功之作。
【三】,赏析张运珠先生的【鹧鸪天·岁词】。
莫道桑蚕吐尽丝,芳心错失赏花时。
宵寒寂寞无人见,窗外清光是故知。
情切切,意痴痴,云山隐约见君姿。
也曾好梦陶人醉,怕入愁思却更思。
本词作者对用词很考究,尽力做到每个词都有出处,这也正是遵守了婉约词重要的语言特点。如:
清光:清亮的光辉,在这里是指月光。明.刘基 《雪中》““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云山:指远离尘世的地方。唐.元稹《修龟山鱼池示众生》“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这里指理想的地方。
芳心:指年轻女子的心。见《现代汉语词典》。
本词上片开头二句采用比喻手法描述女主人公心态:说明了其实自己现在年龄并不算大,“芳心”二字已经暗示了自己的年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错过了寻求人生幸福的机会。接下来用十分蕴藉的词对自己状况进行表述,自己常常不顾清晨的寒冷,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散步,向月光,向月中嫦娥倾诉心曲。词句十分优美,风格十分绮丽。似乎可见一个大龄青年女子在对着月亮娓娓而说,就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样。多么美丽动情的一个画面啊!
本词作者在下片侧重写情。情切切、意痴痴。二个很美丽深刻的短句用得恰到好处,描写女主人公为了自己的愿望,用情之深,用意之诚,使每个读词之人无不为之心动。句中的“云山”在这里是指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仙境般的环境,“见君姿”不正是隐约可见的栩栩如生的意中人吗。当然,这只是女主人公所希望在像传说中桃花源一样远离尘世的地方,能寻见一个使自己钟情的“君”的身姿,也表现了词中人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
收尾二句可以更加出色,可以想象出,也许是主人公的性格有点内向,也许交际少了一些,总之词中人多少次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最后都成了一场梦。从而多前景产生了犹豫,怕入愁思却更思。感情上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把女主人公的彷徨心态刻画的非常细致。
通过以上三位词人作品的赏析,不难看出,婉约词之所以被誉为是宋词之正宗,数百年来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是婉约词的语言非常讲究,大大的有别于其他诗体,具体说来有三条。
第一,以情取胜。其所表现的主题是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词人所描写的词中主人公的最基本人性的情怀,极易和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第二,以美取胜。在用词造句时或含蓄婉转,或抒情委婉,或风格绮丽,或婉媚轻柔,或情致缠绵等等,其文辞非常华丽,具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婉约词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常常以绮艳柔婉为基本特色,着重在语言的精致上形成“美文”特质。词作者们尽可能地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展现自然美和生活美,歌颂词中人物的心灵美。
第三,以工取胜。指修辞造句一定要准确,婉约词用词非常严格,几乎要求每个词都有出处,不允许自己造词。展现了词作者们的文学底蕴,和诗词写作能力。因此婉约词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建议词友们在写好豪放词的同时,也应该写一些婉约词。丰富自己的创作范围,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尽可能多的创作一些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