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适应问题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的生活以学习为主,而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小学生进入小学以后,当他们度过最初的新鲜与好奇期以后,面对的是陌生的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加之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习负担的加重,小学生面临着艰难的心理适应。
新入学儿童容易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加之初次与父母分离,面临陌生的新环境,心理不适应,显得敏感脆弱。因此对老师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老师能像家长一样既慈祥又有耐心,且容易滋生出对老师的深切的尊敬与崇拜之情。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观察和体会每一个儿童的内心变化,倾注满腔的爱心与热忱,以春风化雨的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学生消除对新环境的疑虑与恐怖,体验到学校与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乐趣,逐渐对学校生活产生依恋和兴趣,克服儿童的依赖、脆弱心理,代之以培养独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也要注意把热爱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避免偏爱与放任纵容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学习的适应是有差别的。为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良好,教师应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开“小灶",增加学习深度,使其能“吃得饱";对基础差,学得慢者,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查缺补漏,以使其能“吃得了"
2、厌学症问题
(1)厌学症的表现与特点
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与希望。有四个特点:第一,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缺乏敏感与好奇心,丧失了自发的学习动力;第二,学习无目标、无计划、得过且过;第三,缺乏意志与毅力,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第四,产生了消极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
(2)厌学症产生的原因
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都会造成厌学症。从家庭因素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失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使其觉得学习好坏无所谓;要么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超出其能力水平;无论何种情况,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痛斥或体罚学生,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从学校因素看,教师教法单一失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校学习生活单调,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个人自身原因看,或因基础差或缺乏学习能力,使其感到学习困难,或因缺乏自信心与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成绩下滑,在学校生活中经历连续失败时,便对学习产生迷惘、困惑、无力、无助的感觉。
3、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概念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2)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学习疲劳产生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所引起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增加,以保障大脑工作的需要。当紧张的学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过大,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大脑所需能量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与补充,此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若个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在生理上就会出现头晕、嗜睡、失眠、乏力、视力减退、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等现象。而且在心理上会出现心情压抑、烦躁、记忆力减退、缺乏信心等症状。
学习疲劳的产生更有其个体与社会原因。从个体看,当一个人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用脑习惯,不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张弛失度容易引起学习疲劳。就其社会原因看,由于应试教育所引起的学业负担过重和竞争加剧是导致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纯真无忧的童年生活淹没在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之中,有一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况:“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由于厌倦考试而厌倦学习,由厌倦学习而厌倦生活,由厌倦生活而厌倦做人。
4、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即将面临或正经历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这是学生安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有促进作用,它能调动各方面力量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使学生做好准备,没有焦虑或焦虑过度反倒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考试过度虑焦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若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导致考试焦虑症——一种对考试及其结果所产生的过分的、甚至神经过敏的不良反应倾向,一旦面临虚拟的或现实的考试情景时,就会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头晕脑胀、思维迟钝、反常遗忘、身体多汗,甚至拉肚子、小便失禁等生理和心理反应。导影响身体健康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产生有生理的原因,如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但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大。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目标过高,过分关注其考试成绩,以重点中学或“优秀”等目标来要求学生,使其过分关注考试成败,由于对考试结果过分的紧张和担忧,影响了正常的思考和水平的发挥。
学习习惯不良。学生考前持续紧张地学习,经常开夜车,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导致学习疲劳,由此引发的过度紧张情绪会诱发考试焦虑。
个人性格因素。面对同样的压力情境,不同性格和神经类型的人反应不同。一般而言,神经类型弱、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其性格内向、敏感、自卑、多疑,遇事过度担忧,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估价不足,平时本身心理压力就大,容易患得患失,遇到重要的考试,就更紧张和不安。
5、案例分析
案例1、徐×,女,l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岁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会计,独生子女。徐×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 5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 8分,在班里居前茅,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该。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孩子到区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略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儿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末开始,徐×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紧、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则常有失眠现象发生。
分析:这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学习疲劳完全是因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孩子算术考了9 8分,父母仍不满意;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了,父母又用“琴棋书画’’的古代淑女标准要求女儿,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这种状况若不是由于适时地得到心理咨询和帮助,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案例2:任××,男,小学三年级学生,独子。父亲是一家商店的 副经理,中专毕业,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外,家里的事顾不上。母亲在某物资回收公司工作,高中文化程度,因有老人需要照顾,中午不能回自己的家吃饭,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另据母亲介绍,她是“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没正经八百学什么东西,数理化基础较差,看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都相当吃力,辅导工作无法胜任。一二年级时,任××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至8 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上下降到及格线的边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揍,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伤口好久不能愈合。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对任××似有成见,认分不认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关系冷淡。为此,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再怎么学也白搭了,有时一提学习就头痛,还有其它身体不适,但对画画颇感兴趣。母亲曾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西医中医都看过了,查不出什么毛病。百般无奈之际,母亲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心理咨询机构,带孩子前来求询。
分析:任××的厌学情绪主要同学习成绩下降、父亲粗暴体罚有关。咨询中经智力测查(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证明这个孩子智力没有什么问题,属中等水平。但在口头随机检查时,发现任××的可逆性思维较差,对有关数概念的相互关系搞不清楚,这可能与其知识的漏洞有一定关系。为此,家长要杜绝粗暴体罚,给孩子应有的爱和关心。鼓励孩子发展特长(绘画),通过特长显露使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并促成其兴趣向课程学习迁移,增强学习的信心。必要时可请任课教师利用休息为孩子个别辅导,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密切家长与教师的关系.
(二)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小学生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情绪问题或情绪障碍,小学生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等都会由此受到消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儿童表面的行为表现,忽略了这种表现的深层因素,即情绪发展不正常的问题。小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太单调、父母期望过高、同伴交往不良、个性中消极特征较多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情绪问题在小学生身上比较常见。
1.过度焦虑与焦虑症
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伴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从其表现来看,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他们平时往往比较温顺、老实、守纪律,自制力及自尊心都比较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但常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处理陌生事物时,更易出现焦虑和惶恐。他们往往学习认真,但总担心学习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也惟恐与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在生理上,过度焦虑儿童常因此出现睡眠不好、作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从其后果来看,过度焦虑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智力及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度焦虑儿童往往表现退缩、过度顺从,或暴怒、恐惧、拒绝入学等行为。他们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因此,他们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
儿童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某些精神因素通常可以诱发儿童过度焦虑。父母和教师的焦虑行为较多,不仅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而且对儿童的威胁、劝告、禁令过多,使儿童也常处于焦虑状态。父母和教师对儿童过于苛刻、要求太高,或者对儿童过于放纵,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奖惩无度,这些都会使儿童不知所措,使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讨得父母和教师的欢心,因而经常感到焦虑。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引发儿童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
与过度焦虑不同,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患有焦虑症的儿童除了情绪异常反应外,还具有一些躯体症状。在急性焦虑症状发作时,患儿会感到莫名其妙的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剧烈、四肢麻木、甚至因窒息而产生濒死的感觉,觉得自己“大难临头",快要死了。慢性焦虑症的躯体表现比较复杂,如胸闷、心慌、气急、失眠、疲乏、头痛、便秘、神经过敏、腹胀、手足多汗、口干舌燥等。焦虑症还有生物化学变化,如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都会相应增加。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很多,如个人历史、不良的情绪和性格、家庭因素等。就个人历史原因来说,现代精神医学从临床中已经探查出焦虑不安的个人历史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儿童由于婴幼儿期缺乏温暖和必要的照顾,从幼时起便失去了安全保护的心理感觉,因而导致了日后的焦虑。二是有些少儿则由于在幼童时期父母过分溺爱,导致他们幼稚、不成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也成了日后焦虑症的潜伏因素。
2.强迫症
强迫症是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种情绪障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两个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大多为同时出现。前者为一种持久存在的思想、表象和意向在儿童意识中,包括数字、词、想象、思路、观念、情感等,呈持续和重复出现而又无法摆脱,倍感苦恼;后者则是按某种固定的仪式或刻板程序重复做出的动作,是强迫观念的行为表现。但患儿对此动作反复出现并不感到痛苦,反而对父母限制强迫动作感到焦虑不安。正常儿童发育期中,3~7岁是出现某些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年龄。如儿童每次上学和放学的行路过程中会反复数路面铺设的方砖,或数人行道上的树木。由于该动作持续时间不长,无情绪反应,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该动作逐渐消失,不应视为病态。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真正的强迫症在童年期并不很多,他们不像成年期的强迫症患者那样出现明显的矛盾和焦虑不安,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不过一定要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否则就会不安或发脾气。强迫症出现可能与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
(1)先天素质差。小孩先天性格内向,谨小慎微,独善其身,喜欢沉默多思,不开朗活泼。加之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如父母或他人有强迫行为或强迫症的不良影响,就容易导致先天素质差的儿童的模仿,进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严重者发展成强迫症。
(2)教育方式不当。成人对儿童的要求过于苛刻,如对儿童的清洁卫生过分要求,一套衣服要穿几天不能搞脏,若是衣物有一点脏,也要脱下来清洗。对儿童的生活要求刻板规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严厉的惩罚,这极大地束缚了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得儿童缺乏兴趣与爱好,做事过分谨慎和自卑,常常过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为强迫症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心理基础。
(3)突然降临的精神创伤,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严重的身体疾病,环境的重大变迁等都可成为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3.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个体明知某些物体或特殊环境不存在对自身有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伴有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并有回避行为出现以期达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恐怖症也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正常儿童对一些物体和特殊情境,如黑暗、动物、昆虫、死亡、登高、雷电等会产生恐惧,但其恐惧的程度轻、时间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心理很快诮失,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属于恐怖症范畴。尽管恐惧心理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但并不完全消极有害,事实上,恐惧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在危险情境下产生恐惧,会促使人们迅速离开险境以避开其危险,这显然是有利的。而恐怖症则是患儿明知某些物体或情境不存在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体验,且远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经劝解并不能消除,则属于病态。患恐怖症的儿童个性高度内向、胆小、被动、羞怯、依赖性强,遇事特别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具有易患病的先天素质。
小学生常见的恐怖反应大致有三大类:一是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包括抽象的(如特殊食物、死亡、受伤、鬼怪、被诱拐等)和具体的(如坐飞机、登高、见陌生人等)两种。二是对自然事件(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的恐惧。三是社交(如与父母分离、学校、作业等)的恐惧。正常儿童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些恐惧反应,但如果儿童对某种刺激产生特别强烈的、不合理的、无法克制的恐惧,则通常是患了某种恐怖症。
4.学校恐怖症,
学校恐怖症是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目前国外学者把学校恐怖症列为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认为发病年龄有三个高峰,并且与发生原因密切相关:5~7岁为第一高峰,可能与分离性焦虑有关;11~12岁为第二高峰,可能与升中学、功课增多、压力加大或改换学校重新适应新环境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因素有关;14岁为第三个高峰,可能与青少年期身体发育特征有关,儿童自觉身材长高,手足长大,显得不灵活,因而情绪抑郁。据国外报道,这种恐怖症占就读儿童恐怖症的60%左右,多见于女孩。患学校恐怖症的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拒绝上学,若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
学校恐怖症的突出症状表现为拒绝上学,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起初可借头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理由,企图得到父母的允许暂不上学。以后每当父母令其上学则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若逃脱不了被父母送到学校教室,则表现出畏畏缩缩,低着头走到自己位子上,不与同学打招呼。上课时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老师,怕提问,若被提问,面红耳赤、手心出汗、心慌意乱,或只站立不回答问题,或口齿不利,结巴重复。此时病儿恐惧心理异常严重,放学后如释重负,再不肯上学,此类儿童有逃学的现象。
学校恐怖症的产生往往与某些情绪障碍有关。一些研究者认为,害怕与亲人特别是母亲的分离,亲子关系处理不当,是引起学校恐怖症的重要原因。如果母亲对小孩给予过多的保护,会使儿童因与母亲分离而产生恐惧的情绪体验。此外,学校环境也与儿童的学校恐怖症的产生有关。如果儿童刚开始学校生活就受到过于严厉的教师批评或指责,会使儿童产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进而引起对学校学习的恐惧。
5、案例分析:
案例1:汤××,女,l 2岁,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是一个剧团的武打演员,母亲为某工厂工人,父母均只有高小文化程度。据教师反映,汤××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其中,语文成绩较好,数学成绩则很差。以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例,该生的语文成绩为9 1.5分,数学成绩4 8分,不及格。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家庭缺乏辅导的条件。家长曾多次找班主任,要求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数学辅导,并向教师介绍,孩子在家中不爱说话,腼腆,好面子,有自尊心,较孤独,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有时还好冲动。
分析:汤××的过度焦虑反应主要是因学习问题和个性问题造成的。就学习而言,这位小学生的学科发展很不平衡。语文在班里达到上流水平,数学却居于不及格的行列。这种学科成绩的严重分化,显然造成她心中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她为自己在语文上的成功感到欣喜和自信;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在数学上的挫折感到沮丧和自卑。内心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情绪上的忧虑和不安。从个性特点来说,这位小学生孤独,敏感,胆小,多疑,情绪好冲动,自制力较差,这些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使得她与同班同学很难相处,因而有被排斥之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加之学习上遇到的一些苦恼,使她的不安情绪进一步加重,结果成为全班同学中体验焦虑情绪最深刻、最痛苦的人
(三)小学生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意志现象比较普遍,意志异常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因意志行为问题而影响其交往、学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乏其人。意志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如意志缺乏、意志矛盾、意志薄弱等。下面仅就小学生中三种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即依赖、执拗、意志薄弱作些探讨。
1.过分依赖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儿童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别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问题是问同学能决定,只能依赖他人做决定。
依赖本来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其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此时家长与教师应尽量帮助孩子由依附向自主平稳过渡,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也就致使孩子缺乏意志力。
有依赖问题的儿童,总想别人把他当作婴儿一样来爱抚,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
小学阶段的儿童产生依赖的原因往往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与父母的过多管束有关。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因而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孩子的吃、穿、住、行、乐,到该独立的时候仍然包办代替,惟恐照顾不周,伤害了孩子。他们不停地为孩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孩子站起来,怕他摔着;孩子跑起来,怕他伤着;孩子吃饭时,怕他噎着。总之,孩子日常生活的大小琐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于是孩子习惯于依赖家长。而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管束过严,限制太多,孩子的行动如果超出家长的框框,则被训斥为“不听话",对其严加体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虽然长大了,但不成熟,不能独立。可以这样说,他生活中没有自我,也不了解外部的世界,遇事懒于思考,不知道还应该有自己的感情和希望,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诺诺、无所创造的平庸之辈,不会是具有现代独立人格的开拓型人才。
2.执拗
执拗就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少年儿童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执拗了。在小学生中执拗常常表现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执拗、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儿童执拗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同时,执拗也有的是由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3.意志薄弱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儿童群体中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如,在家庭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有的家长替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到学校替孩子做值日;有的孩子甚至出钱叫同学替他做作业或搞卫生。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享有“三好学生”、“学习榜样”等荣誉,总是看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自负、高傲的小霸王,一点点挫折与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历风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例如,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也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请教师教孩子弹钢琴、画画、练书法、练形体与舞蹈等,孩子们大多在开始的时候都很有兴趣,甚至能制订计划并做出努力学习的保证。但因为有些家长心急求成,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使孩子承受不了紧迫的学习,而逐渐失去兴趣并灰心丧气。也有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逐渐失去兴趣。但这些也是孩子本身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例如,有的孩子总是在做作业、听讲的过程中因为教室外面其他学生的体育课或课外集体活动走神;有的孩子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而立即否定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些小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
(四)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
1、多动行为的表现
此处的多动行为,专指儿童多动综合症。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和冲动行为等。这类儿童还常伴有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如打架、违抗、恃强欺弱和乱发脾气等。由于儿童不能安静下来,做事没有计划,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常表现出学习方面的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很低。但患多动症的儿童,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甚至还比较聪颖,也没有其他明显的心理异常。这类儿童数量不少,据国外报道达到3%~1 0%。
2、多动行为的发生原因
儿童多动症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是遗传因素:目前许多专家认为,遗传因素在本症中有相当大的作用。有人认为此症可能与人的内分泌有关,内分泌的不平衡是此症的主要原因。其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多动症的诱因。破裂家庭、家庭过分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者,或长期寄养于不良条件的家庭等,均可构成此症的诱因。研究表明,此症与不良的社会、家庭、学校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三是铅中毒以及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可能会诱发多动症。研究表明,严重的铅中毒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也有研究认为多种食物添加剂如食用色素、多种饮料、糖果等可能是导致多动的原因,但这种结论还需进一步证实。其四是神经系统损伤,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因母体患病或分娩过程异常,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其五是不当的教育方法,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儿童压力过大,远远超出其力所能及的程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3、案例1:李×,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为纺织厂工人。李×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太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歹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连看上一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教师反映,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李×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家里买的玩具比一般家庭的儿童多好几倍,而且有不少是高级的电动玩具,但孩子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有时碰到孩子发脾气,新买的玩具拿起来就摔。对此,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岁好在家里生活条件好,所以不在乎买玩具花的那几个钱。
分析:此案例的咨询诊断需十分谨慎。因为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成人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李×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根据以上分析,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案例2:小Z,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性格外向,脾气暴躁。小Z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踢同学的肚子、用绳子甩同学,上课影响同学听讲,下课影响同学活动,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父母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Z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
分析:从以上现象表明,Z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Z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四)小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相对于成人而言,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较为简单和单纯。无论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同伴关系,它们不牵涉直接的利益冲突和人事冲突,因此比较容易处理。但这并不是说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就不重要了,事实上,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常出现下列问题。
1、人际孤独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孤独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只要有自我意识,就会有孤独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能一谈到孤独就以为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事实上,对于孤独体验,我们应该首先接受,而不是消除。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学习,那么这就可能有心理障碍了。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小学生患有人际孤独。
(1)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环境因素。孤单的环境,独自一人或在人烟稀少的环境,纵使有交往的愿望,也没有交往的对象。如笛福笔下的鲁宾逊,一人在孤岛上独来独往,这时就会受孤独感的侵袭。陌生的环境,有的环境尽管热闹,但对个体而言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要独自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于是就会感到特别孤独。突变的环境,有时由于环境突然变化,会使人一下子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上述三类环境已不多见,然而,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封闭的家庭环境,则是儿童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意识到自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会怎样看我”。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因此,一方面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与他人、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自我评价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个体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这种评价随外界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关注,时刻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这种闭锁心理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因此,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不轻易对别人袒露胸襟,觉得他人随时都在评价自己,容易产生人际孤独。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则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会因缺乏朋友而感到孤独。
情绪、情感障碍。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绪、情感方面的相互影响,强调的是人际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因此,人际交往障碍与情绪、情感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且后者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其中,害羞、恐惧与孤独感相联。害羞是多数人都会体验到的一种情绪,害羞一旦与自卑感联系在一起,就会妨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个体在面对陌生人或一群人时,心理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继而面红耳赤,甚至张口结舌,产生恐惧心理。害羞和恐惧使人产生逃避行为,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是滋生孤独的温床。
2、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惧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患者虽明知这种反应不合理,但是在相同场合仍然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1)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不敢见别人,与人交往时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自我孤立,抑郁消沉。社交恐惧症患者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和言谈过分敏感,生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失态出丑。他们越是害怕,就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失态行为,结果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极不自然;他们越是提醒自己不要脸红,偏偏越脸红得厉害,而不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更加强了紧张意识,因此形成恶性循环。以前交往中的受挫经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他们对交往情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的害怕心理,以至于变得神经质。
(2)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早期经历。恐惧症被认为是儿童早期的创伤体验造成的不良后果。患者对某些特定刺激(如与人对视)唤起过深刻、强烈的惊恐情绪反应,继而被抑制下去,以后每当遇到和那些特殊体验有联系的相同刺激或情景,就会因条件反射作用而产生恐惧及回避反应。
2)性格特征。社交恐惧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点,如胆小、孤僻、敏感、退缩、羞怯、依赖性强等。换句话说,这些性格特征对形成社交恐惧症有影响。另外,先天的神经系统活动类型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同样影响着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发展。
3)社会、家庭、文化因素。同样具有早期不良经历,有的人发展成社交恐惧症,而有的人却没有。在我国,社交恐惧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症之一,而在西方这种病则比较少见。这说明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社会、家庭、文化因素相联。除东西方差异外,还有城乡之间的差异,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更易患社交恐惧症。另外,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民族与种族等都会对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