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是唯识学建立的根据,“万法唯识”是依据它而成立的。长期以来对阿赖耶识得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由此所带来的对“唯识”的解释也种种不同。《成唯识论》作为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它对阿赖耶识的解释也是最为详细的。我们将以《成唯识论》的文本为主要依据,考察阿赖耶识的构造,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唯识思想的正确理解。 按照窥基的科判,《成唯识论》解释第八阿赖耶识有“八段十义”,[1]除却其中“心所例同门”不是解释第八识的之外,其他“七段十义”均涉及阿赖耶识的构造。下面我就按“七段十义”的次第分别述之。 所谓三相,即是自相、因相、果相。这三相是展现了第八识的三个方面的不同的作用。 首先是“自相”。《成唯识论》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2] 这里首先指出了第八识的自相名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个层面的含义。文中“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是解释能藏、所藏的含义。按照窥基的理解,阿赖耶识一方面“能持染种,种名所藏,此识是能藏。”另一方面又“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为所藏。”[3]所以能藏、所藏都是就第八现行识来讲的。所不同的是,能藏是第八现行识对杂染法的种子而说的,第八现行识为能藏,种子为所藏;所藏是第八现行识对杂染法的现行(前七识的现行)而说的,第八现行识为所藏,前七现行识是能藏。简而言之,这是以第八现行识得持种、受熏二义而分别说能、所藏。“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是解释执藏的含义。 另外,之所以名此阿赖耶识为自相,因为它是总摄因相和果相为自体相的。除此之外更能表现其特性的乃第三“执藏”义。因为阿赖耶识名在我爱执藏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支持位,是最初舍的;又因为被我执所执,过失最重。所以偏说此阿赖耶识为自相。[4]考察其用意,乃学佛者以断我执为根本也。 其次是“果相”。《论》云: 此识的果相名为异熟识,它是引业所招感的三界五趣四生的总果报体,又名为真异熟。按窥基所述:“(异熟)名有多义,一变异而熟,要因变异之时果方熟故;此义通余,种生果时皆变异故。二异时而熟,与因异时果方熟故;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三异类而熟,与因异性,果酬因故。然初二解无别论文。今依论文但取后解。”[6]异熟虽有三义,但按窥基的理解是以第三义为正解。另外作为总果报体的真异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7]第七识非是业果,前六识有间断,前五识不遍三界,因为色界二禅以上没有前五识,因此作为恒无间断的总果报体,所谓真异熟只能是指第八识。与之相对的是异熟生,即由第八真异熟所引生的前六识的别报果。 最后是“因相”。《论》云: 此识的因相名一切种识,是指能执持种子的第八现识。此识的因相虽然有多种,但是最能体现其特征的就是此识的“持种”功能。 综上所述,所谓的三相,实际就是第八识的三种功能的不同体现,自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染污的根源,果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轮回受报的主体,因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一切法因性的特征。 阿赖耶识既被称为“识”,就必然有其能缘与所缘,也就是此识的行相与所缘。对此,《成唯识论》说:
行相指行于境相,在四分钟属于见分,就识而言表现为“了别”。所了别者,即阿赖耶识以其所变现的有根身、种子、器界,此三亦即是识的相分。 所缘与行相是从能所的角度来说明阿赖耶识的构造,心所相应门则是在主属意义上说明阿赖耶识的构造。心所,完全的意义应当名“心所有法”,义即为心所有之法。与之相对的心识的主体为心王。在唯识学种八识为心王,其余具体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属性即被称之为心所。如《成唯识论》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10]心所系属于心,其生起要依于心王而不能独自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心王是抽象意义上的主体,然要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也必须和若干心所共同发挥作用,这种心与心所的交互共生关系,即被称之为“相应”。 关于心所法的数量,唯识诸论开合略有不同。按《显扬圣教论》、《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及《成唯识论》等,心所法共五十一种,分为六位: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烦恼心所六、随烦恼心所二十、不定心所四。而在这六位五十一心所当中,只有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属于遍行的心所。因为这五个遍行心所具有“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识”的四个特征。那么,除此之外,阿赖耶识为何不能与其他心所相应呢?这根本上与阿赖耶识的特性相关。如《论》云: 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剎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 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 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11]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阿赖耶识有漏位状态下的相应心所,如果到了无漏位,那么此识就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即五遍行、五别境及十一善心所。 在苦、乐、忧、喜、舍五种受当中,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只有舍受。其理由有三: 1、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 2、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住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 3、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12] 唯识学将心识的伦理属性分为三类:善性、不善性、无记性。其中无记性中又分为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两种,这样就成为四种法了。而阿赖耶识在这四种法当中只属于无覆无记性。 1、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 2、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 3、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13] 此识是“异熟性故、善染依故、所熏性故”,所以此识只能是无覆无记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唯识学种,单就心法本身,是无所谓善、不善、无记的分别的,三性的分别是建立在心所法之上。在六位心所法中,有善心所、烦恼心所、与随烦恼心所,当心法分别与这些心所相应是,才具有了善、不善、无记性的分别。而阿赖耶识是唯与无覆无记的遍行心所相应,所以阿赖耶识也就是无覆无记的了。但是这也是就有漏的方面讲的,到了无漏的位次,阿赖耶识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其本身也就成为善性的了。 阿赖耶识作为轮回受报的主体,这也就决定了它与其他识不同的地方,它不能像前六识那样是有间断性的,也不能像第七识那样是染污性的;同时,佛法是讲无我的,这也决定了阿赖耶识不能等同于外道的神我。那么阿赖耶识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论》云: 由此可知,阿赖耶识是以恒转的、非断非常的方式存在着,因而阿赖耶识既可充当轮回的主体,又不同于其他学派所说的始终不变的自我的实体,避免了轮回与无我之间的矛盾。 所谓的伏断位次,是指断舍阿赖耶识名的位次。第八识因为种种不同的功用而立种种的名称,从修行的位次来讲,不同的名称,存在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如《成唯识论》说: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 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 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15] 总的来说,第八识的心、阿陀那识、所知依、种子识等名是通一切位的,所以无有舍时;而无垢识的名称是成佛以后才拥有的,并且是尽未来际的,所以也无有舍时。这里面需有断舍的只有阿赖耶识和异熟识,阿赖耶识名是到小乘无学位、大乘不退菩萨位即舍;异熟识名是“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 我们通过“七段十义”对阿赖耶识的构造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自相、果相、因相为我们展现了第八识作为我执的根源、轮回的主体、诸法的因性的作用;所缘与行相,则是从能所结构上,为我们剖析了第八识作为“识”的够造;心所相应门及五受相应门,则是从作为心王的角度,在主属的意义上,探讨了阿赖耶识的活动状态;三性分别门,则是从伦理属性方面说明了第八识的意义;因果譬喻门,说明了第八识不同于其他七识的特殊的存在状态;最后的伏断位次门,则是从修行实践的角度,为我们呈现第八识的意义。 [1] 《成唯識論述記》卷2:「三師俱云。初二行頌半解初能變中。本頌以十門解釋。一自相。謂初阿賴耶識。二果相。謂異熟。三因相。謂一切種。四所緣。謂執受處。五行相。謂了 不可知者。即於所緣.行相之內差別之義。既無別用。故非別門。若別開者。束五受門相應中攝。俱心所故。六相應。謂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七五受。謂相應唯捨受。一相應言通二處也。八三性。謂是無覆無記。九因果譬喻。謂恒轉如暴流。十伏斷位次。謂阿羅漢位捨 觸等亦如是者。俱時心所例同於王。非是分別第八識也 長行有二。初八段.十義釋此頌文。後以十理.五經證此識有。八段十義者。初之三相合為一門。所緣.行相合一門明。義相順故。餘門各別。七門正解十義。一門別解觸等。於初八段等中。文復有二。初以八段別解本識心王.心所。後以有漏.無漏二位。總明本識心王.心所。其前八段若解本識唯七門也。」(CBETA, T43, no. 1830, p. 300, b25-c14) [2] 《成唯識論》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0-24) [3] 《成唯識論述記》卷2(CBETA, T43, no. 1830, p. 300, c29-p. 301, a2) [4] 《成唯識論述記》卷2:「由此自相雖有三位。以彼藏名三位之中初位所攝。自從無始乃至七地.二乘有學最初捨故。又以是名我執所執。過失重故。雖染分名亦通異熟。異熟之名望此仍輕。以此藏名通二種義。過失之重。故今偏說。」(CBETA, T43, no. 1830, p. 301, b10-15) [5] 《成唯識論》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4-29) [6] 《成唯識論述記》卷1(CBETA, T43, no. 1830, p. 238, c16-21) [7]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CBETA, T43, no. 1831, p. 629, c10-11) [8] 《成唯識論》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9-p. 8, a3) [9] 《成唯識論》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10, a11-20) [10] 《成唯識論》卷5(CBETA, T31, no. 1585, p. 26, c15-16) [11]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6-p. 12, a19) [12]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9-p. 12, a8) [13]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2, a20-26) [14]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2, b28-c14) [15] 《成唯識論》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