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继弘
穿山七十二龙(透地六十龙)用法
(摘录)
杨公早期也是用地盘二十四山阴阳龙来确定来龙的五行属性。通过长期的堪舆实际,杨公发现用阴阳龙格龙过于粗糙,与实际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经过长期的研究,杨公在晚年引进六十甲子的纳音五行来表示龙的五行属性,龙的阴阳五行就与四面八方到处都有阴阳五行存在的客观事实相吻合了。
八卦所反映的方位五行,所反映的是可见宇宙形成的初级状态,还没有完全反映出八卦阴阳交媾而生生不息后的物质世界的五行分布的实际。五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大体系,不可能孤立地各占一方。北方坎卦属水,但北方处处也有木的存在,也有金,也有土,也有火,东北西北除了南北极,那个地方不是五行齐备,阴阳五行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普遍分布着、存在着,只不过是有多有少、有强有弱的区别而已。纯粹只有一种五行分布的方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堪舆是易学哲学的具体应用,应该真实地反映这种客观存在才有道理,才能与堪舆实际相吻合。
七十二龙将地平360度均分为七十二等份,每龙占5度。每个山头下有三龙,每卦有九龙。从壬山*近子山处起甲子,按顺时针方向顺行一圈,八干四维正中三度是空格,叫做“空亡龙”。到壬山*近亥山处六十甲子正好排完。
空亡龙的设置是根据龙行于地的客观现象而确定的。罗盘二十四山上应天,下应地,包含了天地两大体系。四维八干属于天系统,所反映的是天系统的规律;十二地支是地系统,所反映的是地系统的规律。地是承载天的,所以地支中藏有干,即地支藏干,也就是说地支中已经包含了天干之气在内;天是覆地的,天干中不可能含有地之气。天之气属阳,其质轻,上浮于上,不可能下沉于地,天气是不入地的。龙行地下,理应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其气的属性和运行规律。风水术的基本原则是“乘生气”,四维八干没有龙气,也就没有“生气”可乘,乃空亡之地。
七十二龙只用纳音的五行属性,而不用分别其是何具体的什么五行。甲子、乙丑纳音为海中金,以金论;丙寅、丁卯炉中火,以火论;......;余类推。
杨公将七十二龙称之为“挨星”,把七十二龙五行称为“颠倒五行”。“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即是指七十二龙五行。按七十二龙分配方位五行后,八卦中卦卦都是五行齐全,与原来的八卦方位五行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杨公在《天玉经》中说:“翻天倒地对不同,秘密在玄空”。
八方二十四山七十二龙挨星分布情况如下:
坎宫九龙
壬山下依次是癸亥水龙、空亡龙、甲子金龙;
子山下依次是丙子水龙,戊子火龙,庚子土龙;
癸山下依次是壬子木龙,空亡龙、乙丑金龙。
其中,金龙二、木龙一,水龙二,火龙一、土龙一,空亡龙二。
艮宫九龙
丑山下依次是丁丑水龙,己丑火龙,辛丑土龙;
艮山下依次是癸丑木龙,空亡龙,丙寅火龙;
寅山下依次是戊寅土龙,庚寅木龙,壬寅金龙。
其中,金龙一,木龙二,水龙一,火龙二,土龙二,空亡龙一。
震宫九龙
甲山下依次是甲寅水龙,空亡龙,丁卯火龙;
卯山下依次是己卯土龙,辛卯木龙,癸卯金龙;
乙山下依次是乙卯水龙,空亡龙,戊辰木龙。
其中,金龙一,木龙二,水龙二,火龙一,土龙一,空亡龙二。
巽宫九龙
辰山下依次是庚辰金龙,壬辰水龙,甲辰火龙;
巽山下依次是丙辰土龙,空亡龙,己巳木龙;
巳山下依次是辛巳金龙,癸巳水龙,乙巳火龙。
其中,金龙二,木龙一,水龙二,火龙二,土龙一,空亡龙一。
离宫九龙
丙山下依次是丁巳土龙,空亡龙,庚午土龙;
午山下依次是壬午木龙,甲午金龙,丙午水龙;
丁山下依次是戊午火龙,空亡龙,辛未土龙,
其中,有金龙一,木龙一,水龙一,火龙一,土龙三,空亡龙二。
坤宫九龙
未山下依次是癸未木龙,乙未金龙,丁未水龙,
坤山下依次是己未火龙,空亡龙,壬申金龙,
申山下依次是甲申水龙,丙申火龙,戊申土龙。
其中,有金龙二,木龙一,水龙二,火龙二,土龙一,空亡龙一。
兑宫九龙
庚山下依次是庚申木龙,空亡龙,癸酉金龙;
酉山下依次是乙酉水龙,丁酉火龙,己酉土龙;
辛山下依次是辛酉木龙,空亡龙,甲戌火龙。
其中,有金龙一,木龙二,水龙一,火龙二,土龙一,空亡龙二。
乾宫九龙
戌山下依次是丙戌土龙,戊戌木龙,庚戌金龙;
乾山下依次是壬戌水龙,空亡龙,乙亥火龙;
亥山下依次是丁亥土龙,己亥木龙,辛亥金龙。
其中,有金龙二,木龙一,水龙一,火龙一,土龙二,空亡龙二。
七十二龙中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土龙各十二,空亡龙十二。
杨公风水术的水、 土二局是同局的,土龙也做水龙看,因此属于水龙的共有二十四龙。为什么水龙最多, 这与中国的风水大局有关。
中国的两大水系整体走势都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方出海,与龙的整体走向相同的枝龙也比较容易结穴。赣南杨公风水术在风水实践中,格外注重龙的真假和旺衰,认为真龙才有真穴,龙乃是风水的中心,消砂、纳水都应以龙为中心。七十二龙是杨公风水术的精髓之所在,是赣南杨公风水术与其他堪舆流派包括非赣南派的其他三合流派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本质区别的地方。
在封建教育制度的约束下,杨公风水术的传授也与其他术数一样走的是师传徒授的路,流传的范围很小,传到宋代还主要局限在以赣南为中心的一个较小的圈子内。后来杨公的徒裔将杨公的一些经文付印成书,使杨公的著作流传到中国广大的地域。但是,杨公的著作是用隐语写成的,未经师传则不得真解。这种情况造成后来注解者甚众,一些非杨公门内的人乱解经文,七十二龙的真实含义被曲解了,七十二龙出现了多种用法。有的将其称为穿山,有的叫成地记,有的主张在穴后七尺格龙,使七十二龙的真正用法在的广大区域(除赣南外)被埋没了数百年。
七十二龙创制以后,杨公及其徒裔一直用它来格龙和指导纳水、定向,赖布衣创制人盘以前,赣南杨公风水术消砂也是用七十二龙。赖公创制人盘以后才逐步改用人盘消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