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系书名。 金匮为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指节略本。 表明本书内容精要,应当慎重保藏之意。 上工:指高明的医生。 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 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能够令人治病的不正常的气候。 疢难:即疾病。 喑喑然:形容声音低微而不清澈。 卒厥:卒同猝。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症。 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 所得:指适合病人的饮食居处。 暍病:病证名,即伤暑,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虚为主证的病证。 痉病:病证名,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的病症。但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本篇是因外感风寒之邪,内有津液不足,而筋脉失养所致。 湿痹:病证名湿邪流注关节,闭阻筋脉气血,出现关节疼痛的病证。 将息:养息、调养的意思,指服药后的护理之法。 卧不着席:手足向后伸仰,卧是腰背不能着席,亦即角弓反张的意思。 下有陈寒:指病人下焦有寒已久。 虫行皮下:服药后病人皮肤出现痒如有虫爬一样的感觉。 冒状:瞑眩、头昏眼花。 百合病:病证名,是一种以精神恍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或情志不遂,郁热伤阴所致。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 百脉一宗:百合病是一种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故心肺正常,则气血调和,百脉皆得所养,若心肺一病,则百脉皆病。所以“宗”实指心肺。 狐病:病证名,由于湿热虫毒侵蚀所致的病证,症状以咽喉、前后二阴溃疡为特征,并伴有默默欲眠,卧起不安,面目乍赤、乍黑、乍白等症状。侵蚀咽喉者为病,蚀于下部二阴者为狐病。 声暍:“暍”读作“yˋe",指说话声音嘶哑,为湿热虫毒蚀于咽喉,伤及声门的症状。 阴阳毒:病证名,因感染疫疠邪毒所致的病证。疫疠邪毒伤人阳分,症见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为阳毒证;伤人阴分而见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为阴毒证。 中病:是指治疗切合病情,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 淅然:形容怕风,寒栗之状。 疟病:是一种感受疟邪而引起的以寒战高热,休作有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疟母:是指疟病日久不解,正气渐衰,疟邪深入血络,假血依痰,居于胁下形成癥瘕者。 瘅疟:瘅,热也。瘅疟是由于阴亏阳盛,内外热炽所致的,以但热不寒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疟病。 温疟:是由于里热内盛,外感寒邪所致的,以热多寒少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疟病。 牝疟:是由于痰饮内停,疟邪潜留阴分,阻遏阳气所致的,以寒多热少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疟病。 风发:风,泛指邪气。风发,是指感受风邪而发热。 烦冤:症状名。指难以言状心中烦闷不舒的感觉。 消铄脱肉:指肌肉消损。 癥瘕:是腹中积聚块的统称。形坚不变的名癥,或聚或散的名瘕。 饮食消息:指适当的饮食调理。 僻不遂:指口眼斜,不能随意运动。 重不胜:指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风引:即风间掣引之侯。 头风:是发作性头眩、头啊之类的疾患。 身体魁羸:是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 四属断绝:指四肢得不到气血的荣养。 脚气冲心:是指脚气病而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症者。 盛人:身体肥胖之人。 历节:是由于肝肾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痹阻关节,而致周身关节疼痛的一种疾病。 血痹:是因气血不足,感受外邪,以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而产生的一种以局部肌肉麻木为主症的病证。 风痹:一种以肌肉和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虚劳:凡是由于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统称为虚劳。 目瞑:瞑与眩通用。目瞑即目眩,指两眼昏花。 风气百疾:风气,泛指病邪。风为百病之长,侵入人体之后能引起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可统称为“风气百疾”。 面色薄:指面色淡白无华。 痹侠背行:指脊柱两旁有麻木感。 马刀侠瘿:结核生于胁下名马刀。生于颈旁名侠瘿,两者可统称为瘰疬。 酸削:指两腿酸痛消瘦。 失精家:指经常梦遗、滑精之人。 里急:指腹中有拘急感,但按之不硬。 干血:又称久瘀,一般称为“干血劳”,可由于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产生,其症状表现有少腹硬块,按之痛而不移,两目黯黑,肌肤甲错等。 漏下:非月经期间下血,淋漓不断。 缓中补虚:为虚劳干血证的治则,方用大黄蛰虫丸,攻补兼施,峻药丸服,意在缓攻,达到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作用,故曰“缓中补虚”。 身体不仁:指肌肉麻木失去知觉。 肌肤甲错:指肌肤粗糙如鳞甲状,是因瘀血内停,妨碍新血的生成,肌肤失养所致。 卒喘悸:卒同猝。是指病人稍微动作则突然气喘、心悸。 虚烦不得眠:心中郁郁而烦,虽卧而不得熟睡。 快药:指泻下峻猛之药。 上气:指气逆而上。 肺胀:病名,因外有表邪,内有饮邪郁热,内外合邪,闭塞肺气,肺气胀满所致的病证。 咳嗽上气:病名,指咳嗽与气逆不降而喘并见的病证,本篇所论上气为主,有虚实之分,以内外合邪者为多。 惊怖:指不良情志因素所致的精神症状。 火邪:谓误用温针、艾灸、火熏等法所引起的病变。 奔豚:是《金匮》中的一种疾病。其症状为: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脐下悸:指脐下有跳动的感觉。 胸痹:是由于胸阳不足,阴邪上乘,胸阳闭阻而引起的一种以胸膺部疼痛或痞塞满闷为主症的疾病。 阳微阴弦:是胸痹与心痛的典型脉象。阳微指寸口脉微,寸口属上焦,寸口脉微,代表次胸阳不足;阴弦指关、尺脉弦,候中、下二焦疾病,代表中、下二焦阴邪(水饮或寒邪)强盛。因此,张仲景在这里提出“阳微阴弦”四字作为胸痹与心痛的典型脉象,并借此进一步推论两者的基本病机属于胸阳不足,阴邪上乘,胸阳闭阻。 胁下逆抢心:指胁下气逆,上冲心胸。 诸逆:指停留于心下的饮邪、寒邪向上冲逆。 心悬痛:是指心窝部向上牵引作痛。 谷气不行:指大便不通。 痛而闭:指腹痛与大便闭结不痛两个症状。 如一饮顷:约烧一餐饭的时间。 食糜:指吃粥。 真朱:指朱砂。 白汗:指因剧痛而出的冷汗,又称白津。 两胠:胠,古腋字。两胠:即指胸胁两旁当臂处。 不知:知,一指病愈。《方言》:“知,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谓之知。”不知,即病未愈。亦指服药后的反应。 身运:指身体运动转摇。 蛊注:病名。发作时胸闷腹痛,有如虫咬之状。 邪哭:有如邪鬼作祟,无故悲伤哭泣。 肾着:即寒湿痹着于腰部所致,因腰为肾之外腑,故名肾着,症见腰部冷痛和沉重之感,治以甘姜苓术汤。 乱如转丸:是形容脉象燥动,如弹丸之乱转。 三焦竭部: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机能衰退。 淋秘:淋是指小便滴沥涩痛,秘作闭字解,小便闭塞不通,即是癃闭。 鹜溏:鹜即鸭。鹜溏,是说如鸭的大便,水粪杂下。 肠垢:肠中的黏液垢腻。 馨气:馨同;馨气,即水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 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指体内水液年化输布失常,停积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痰饮指四饮之一的痰饮,邪停肠胃,其人素盛今瘦,肠间沥沥有声为主症。 伏饮:指饮伏不出,较为久深,时发时止者,属四饮范畴。 心下坚筑:指心下痞坚而悸动。 温药和之:为痰饮的治疗总则。“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之义,“和”指温不可太过,利不可太峻,包括行、消、开、导等。 咳逆依息:指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微饮:指饮邪轻微者。 黧黑:指黑而晦暗的颜色。 消渴:消渴有病和症两种含义,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症是指热病中口渴引饮的症状。 淋病:是以小便淋沥涩痛为主的病症。 小腹弦急:即小腹拘急。 小便如栗状:小便排出栗状之物。 淋家:淋病患者。 周痹:病名。周身上下游走作痛。 泄风:由于隐疹身痒,是风邪外泄的现象,所以叫泄风。 颈脉:指足阳明人迎脉,在结喉两旁。 脉卑:是说按之沉而弱,表示营血不足。 阳衰:指女子五七、男子六八之阳明脉衰之时。 寒气不足:指有寒而又气血不足。 聂聂动:是形容其动而轻微。 大气:指膻中之宗气。 四肢苦烦:指四肢重滞不舒。 谷疸:多因饮食内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滞阻遏中焦所致。主要症状有食即头眩,烦闷,腹满,小便不利,身目发黄等。 酒疸:因嗜酒伤中,湿热内蕴所致。主要症状有身目发黄,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便不利等。 女劳疸:多因房劳伤肾所致。主要症状有身黄,额上黑,手足中热,微汗出,薄暮即发,小便不利,膀胱急等。 心中懊憹:指心中郁闷不舒,烦热不安。 靖言了了:指言语不乱,神情安静。 心中如啖蒜虀状:啖,即吃的意思;虀,指捣碎的姜、蒜、韭菜等末。此句是指胃中有灼热不舒感,如同吃了大蒜、韭菜等辛辣之品。 皮肤爪之不仁:谓肌肤麻木不仁,搔之无痛痒感。 痿黄:即萎黄,指身黄而不润泽。 目睛晕黄:有两种情况,一是望诊可见黑睛周围发生黄晕与黄疸白珠发黄有别;另有病人自觉视物昏黄不清。 惊:是惊恐,指精神不定,卧起不安。 阴伏:病人自觉有热,心烦胸满,口干燥而渴,但诊其脉,并无热象,这说明热不在气分,而伏于血分,是瘀血郁热所致。 目睛慧了:谓目睛清明。 客热:即虚热或假热,是相对于真热而言。 气利:反映下利滑脱,大便随失气而排出。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彻,通彻,亦即通联之意。心中,即胸中,主要指病人自觉胸中烦闷已极,有无可奈何之感。 气绝:是指脏腑之气虚衰的意思。 下重:即里急后重。 少阴负趺阳:就是少阳脉比趺阳脉弱小的意思。 郁冒:即郁闷昏冒之意。 哕:即呃逆,是胃膈气逆之证。 肠痈:即肠间成痈,属脏腑疮痈,为内痈之一。 金疮:刀剑等金属造成的外部创伤。 浸淫疮:是一种皮肤病,病情顽固,起病时范围较小,如栗米状的小疮,先痒后痛,分泌黄水,随黄水向外浸淫皮肤而范围扩大,逐渐蔓延全身。 洒淅:形容如凉水洒淋身上,感到寒冷从脊背发出,不能自持。 其身甲错:即肌肤甲错。 趺蹶:一种足背僵直,行走不利,不能后退的疾病。 刺踹:针刺小腿肚的穴位。 转筋:俗称抽筋,是一种筋脉挛急的病证,多发生在四肢。 脉上下行:形容脉象强直有力而无柔和之象。 阴狐疝气:简称狐疝,为疝气时上时下,如狐之出没无定,相当于今之腹股沟疝。 蛔厥:蛔虫病因腹痛剧烈而致的四肢厥冷。 手指臂肿:一种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振颤,全身肌肉也发生抽动的病证。 恶阻:指妊娠两个月左右,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 胞阻:为妇人妊娠病名,指妇女妊娠时,出现下血及腹中痛的症状。乃冲任虚寒,阴气不能内守,阴血下漏,不能养胎所致。 衃:指色紫而暗的瘀血。 半产:指妊娠不足月生产,也称小产。 阴脉:指尺脉。 少腹如扇:指少腹冷,如有风吹的感觉。 呼吸:即吸气之声,一般在忍痛吸气时发出。 发露得风:是指产妇分娩时,因产床不洁或保养不慎而感受病邪。 在草蓐:即在产床。古代有在草上分娩之习,故言之。 恶露:是分娩时应流出的瘀血。 乳中:即产后哺乳期。 孤阳上出:是阳气独盛之意。 热入血室:妇女月经适来或适断时,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结于血室所致的病症。 胞门:即子宫。 形体损分:指形体消瘦,与未病前判若两人。 奄忽眩冒:奄忽,突然之意,奄忽眩冒,即指突然发生晕厥。 厥癫:指昏厥、癫狂一类疾病。 多嗔:时常发怒 梅核气:病人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对饮食一般无妨碍。 炙脔:肉切成块名脔,炙脔即烤肉块。 脏坚痞不止:胞宫内有干血坚结不散。 胞系了戾:膀胱之系缭绕不顾。 陷经:经气下陷,下‘血不止。 阴吹:前阴出气,如后阴矢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