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隔二隔三”治法是从《金匮要略》“……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这一条文发展而来的一系列治疗规律。有意或无意间,古往今来的医家非常多时候会用到它。今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隔二隔三治法”。
“隔一”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而言的。 治疗与本脏有生我和我生关系(即母子关系)的脏腑为“隔一”。
“隔二隔三之治”是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而言的。 治疗与我脏有我克关系的脏为“隔二”,以肝为例即治脾;治疗与我脏有克我关系的脏为“隔三”,以肝为例即治肺。
一、“隔二之治”的临床应用
隔二之治即是治我胜之脏(己所胜) 。由于五脏病的传变有一定规律可循,在治疗时,可据此 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从而使疾病向着痊愈的方向转化。 (注意:病气的传变也有其一定法度,治疗上就要分清病脏的虚实,采取不同的方法。)
本脏邪实,我胜之脏气虚,宜泻我脏,补我胜之脏。 采取这种治法,主要是在我胜之脏,还未被克伐太过时,即补益之,以防疾病的传变。如肝病属肝郁化火型(肝脏邪实),往往先见急躁易怒、头昏、胁痛、胸腹闷胀。此后,面色少华、食欲不振、乏力、苔腻,脉弦或滑等相继出现。
如果我们在一系列脾虚症状还未出现时,根据隔二之治的方法,健脾以防病,此病的发展将有另一番转化。 (抑木扶土法)
本脏气虚:我胜之脏气虚,宜两脏双补。 此时,两脏皆虚,病候多较重,如脾肾阳虚出现的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肢体浮肿,脉沉,应两脏双补,如真武汤之类。因为本脏脏气虚,会出现相克不及,极易出现反侮现象。
如陈启石在《咳血从肝辨治》中指出:“咳血为常见病症之一,其病位在肺,疗治此疾,从肺论治,其奏效者固多,失效者亦不乏其例,……通过长期临症观察,咳血病症从肝论治,常获良效。” (佐金平木法) ,此外还有 培土制水 等,亦属此类治法。
二、“隔三之治”的临床应用
隔三之治是治胜我之脏,这一治法只是用来平衡本脏与胜我之脏,以防脏气的偏盛偏衰。 在治疗上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因为它不存在预防疾病的传变,故尔,临床上此类治法的某一方面易被忽视。
本脏邪实,胜我之脏气虚,宜泻我脏,补胜我之脏。 因胜我之脏气虚,恐其相克不及出现反侮现象,临床上无论胜我之脏是否反侮于我,均应采用泻我脏,补胜我之脏的方法。如病人心火独亢,而肾水不足此时应泻心火滋肾水,即 泻南补北法 。
本脏气虚:胜我之脏气虚,宜两脏双补。 这种治法,已非预防性治疗,在临床上不易忽略。胜我之脏气实,宜补本脏泻胜我之脏。此种治法,不易被临床所重视,同时它又是“隔三之治”所要重点阐述的。
因为胜我之脏气实,没有出现脏气偏盛,医者很容易考虑直补本脏,忽视了本脏虚弱会引起胜我之脏对本脏的过克即“相乘”。
此时应补本脏泻胜我之脏,《丹溪心法》中的痛泻要方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此方治疗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补脾土而泻肝木。如果临证时能够发挥之,在“隔三之治”立法思想的指导下,不局限于痛泻,治脾虚泄泻均酌情加味抑木之品,可能会使组方更为缜密。
三、揆度制化,融会贯通
祖国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多样化的治疗模式。在《内经》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总结出一套治疗原则,并将其归纳整理成以下几方面。 即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脏腑补泻(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三因制宜。
而《中医内科学》教材将脏腑补泻分为:
(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壮水治阳和益火消阴翳;
(3)泻表安里、开里通表和清里润表等三方面。
笔者认为其中第(1)条仅仅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实为“隔一之治”。脏腑补泻的内容还应包括根据五行乘侮亢害规律而采用的“隔二隔三之治”,只有这样,脏腑补泻治则方称完备。
“隔二隔三”治法其实说的是在五行相克基础上出现的五行乘侮规律,及根据这个规律确定的治法。 最经典的论述莫过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篇文章还对五行乘侮规律作了一点补充,即分 本脏邪实和本脏气虚 两类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法,将这个治疗体系阐述的更清晰,也更贴近临床。如果你现在一头雾水,不知道这篇文章在说什么,那么证明你要强化一下《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相关的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