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礼服分为三级,最高级的称绦衣,是高功大法师主持正式科仪的豪华礼服。
图案并没有一定的规格,不过必有二特色,一是正面跟背面全绣满图案,以示崇高圣隆之意;二是必有三清、八卦及宝塔图形,以寓降妖除魔之意。此外常见的图案还有:八仙、凤凰、白鹤、麒麟、六兽、日月、星辰等。
法师穿上绦衣,必须准备鞋面有刺绣的朝鞋,鞋高达三寸以上,脖上还应配挂有朝珠,手持笏板,以示身分和祭典的隆重。
道袍
道袍又称道衣,属於中级的道士礼服,它和绦衣最大的差别是刺绣较少,一般都以前後的方补为主,再加上正面的剑带和两袖、下摆绣有八卦及灵兽等图案而已,较繁复的则在背面方补及下摆绣有圆形的白鹤或凤凰图案;此外,另有一种道袍则为全红素色的,并没有绣任何图案,仅以正面的剑带表示为道袍。着道袍时,可着轻便的黑布鞋,不可穿皮鞋,因为动物皮革为杀生,头戴网巾和道冠便成。
道袍和绦衣都是在大典中常见的衣服,任何科仪中负责主祭的道长着绦衣,其余陪祭的道士则着道袍;较简单的供奉或诵经,不需主祭时,道士也都仅着道袍,不着绦衣。
海青
海青是初级道士的服装,特色是单色、斜靠、没有装饰刺绣。穿着海青时,头上仍戴网巾连道冠,脚下必着黑色布鞋。高功的道士也有穿海青的机会,一是穿绦衣内需配海青;二是进行武场科仪时,海青则成了他们轻便的着装,事实上也唯有轻便简单的海青才能让他们驱恶缉邪、灵活身手。海青的颜色,并不限於青色,不同的场合中,或可见到淡红、黄、青、蓝或黑色等海青。
网巾和道冠
无论那个阶级的道士,只要身穿礼服时,头上必戴黑色网状的帽子及金色圆形的冠,称为网巾和道冠。用来收束头发的网巾,主要的作用是塑成道士头,网巾顶上系有道冠,多为木材雕成,上镶有红、绿、黄、蓝色宝石,或雕有龙凤图案,冠顶则刻有八卦,象徵头顶八卦,以增强道士法力。冠顶的八卦之中留有一小洞,供高功道士插铆之用。
铆
一般习道之人,最高只能充任道士,道长的身分则需透过爬刀梯阅籙大典或其他的方式,晋升为道长之後,才能主持一个法会或醮典。
道长和道士最主要的区别是道冠上是否插有铆。铆又称金花,是一外型如火花般,中留一圆洞或饰有红、蓝宝石,通体呈金色的薄铁片,底部有线圈及粗铁丝,可插在道冠之顶,道士晋升道长的大典中,天师必须在他道冠上插铆,表示授阶晋升之象徵。 醮典科仪时,高功大法师必须在道冠上插铆,并着隆重的绦衣,以示道长的尊贵身分,其他的道士则着道袍或海青,以区分两者的身分与地位。
如意
行仪时高功法师的法器,由玉、木、骨等雕制。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彩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呈圆形,三点暗喻「道化三清」之意,亦象徵一心尊三宝(道宝、经宝、师宝),行仪时只有高功可以手持如意。相传如意为黄帝战蚩尤之兵器,具有辟妖除众魔、宣宝经之法力。
令旗
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旗面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并镶以齿状色边,配有飘带一条,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有:「令」或「敕召万神」等字。
幢幡
法坛仪仗常用法器,幢、幡的区分在於:幢顶有盖,并有执杆,可以手持;幡顶无盖,有手持者,亦有悬挂於神像两侧。法坛中设置幢幡,主要用於盟天告地、昭真召灵。
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等。原是古代朝廷上官员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在道教法坛上,仍尊古意以示法师向帝尊奏告;道士启请神明,奏报行事,正如封建时代的大臣晋见皇帝,若手上少了笏,表示对高位者不敬.朝拜时均是两手恭执朝笏於胸前,以表尊敬。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均可使用。举行道场时,高功登坛,双手捧笏,如对天庭。
七星剑
是道士施法的法器,具有斩妖诛魔的法力,科仪中念咒语、噀水、洒净、焚符等节次多以法剑相配合,也做为法师传承用,为天师道的道士所常用,与「天师印」自古即为张天师的家传宝物。法剑有金属和木制两种:金属剑的剑身两面各镶有北斗七星符号,剑柄则刻有龙、符图案;桃木剑的剑身亦刻有符咒。道长在「禁坛」(五方结界)科仪中,常藉七星剑的法力扫除道坛妖氛。有时同时使用,称为「双剑」或「合剑」。
铜棍
道教法器五宝之一,棍上装铜钉或三角钢片而成,有人称作「狼牙棒」,因棍上装置的东西不同,又分「钉棍」和「角棍」两种,操演、使用及功能则完全相同。每一把铜棍的大小并不完全相同,钉棍则都有一百零八支钉,共分成八排排列,其中四排每排有十三支,另四排每排十四支,每根钉的尖处还绑有把每个钉串联在一起的红绸线,主要的作用是避免操作不当,深及皮骨,伤了乩童。乃乩童降身後使用的法宝,乩童借用铜棍破身流血,
主要为能制破煞气,解救众生,这是神明赐予乩童的神力,以及个人心灵信仰产生的力量。
刺球
与七星剑、铜棍、鲨鱼剑、月斧等并称为「五宝」,俗称「红柑」,因每个铜钉上串连系绑着的红绸线而得名。刺球的大小并不一定,球体四周反插铜钉,数量从六十支至一百二十支不等,每一个刺球的钉长也不一样,长者可达十余公分,短者仅五公分左右,每个钉尖都绑有红绸线,以固定法器,更可避免操演时深入皮骨,伤及乩童。
乩童 在起乩时,手持固定於一端的绳套,以之挥动刺向背部或头部,表示神明降身拥有法力;经施法之後,亦可置於轿门或门楣上,作为辟邪之物,刺球也可以和其他五宝共同做为安轿或镇庙。
鲨鱼剑
又称「鲨鱼齿」或「骨刀」。取锯鲨的嘴前齿而成的鲨鱼剑,长约二尺至三尺半左右,是五宝之中,唯一取自动物身体制成的鲨鱼剑,。依「神治鬼,鬼治神,神治鬼,鬼治神......的口诀,从头数到最後一齿,结束时必须恰为「神治鬼」数,如果是「鬼治神」或口诀的一半,都为凶器,必须拔掉多余的齿数,乩童才能使用。
主要的用途是砍及劈,镇庙和安轿时和月斧呈交叉状挂於窗口,可阻断任何凶邪入侵。
月斧
五宝之一,棍身为木制,斧为铁或铜铸的月斧,月斧属於「剖」的巫器,主要的功用是「破头」。破头的结果,往往使得鲜血流得满头满脸,令旁人觉得恐怖万分,乩童们却以见血来表示净洁,以及面圣的真诚。
法尺是具有法力的木尺或铁尺,道教的理论中,任何度量衡都具有除妖袪魔的功用,其形制与旧式的尺类似,法师以之驱退邪魔。故在宗教信仰中被转化成一种法器与辟邪器物,如「礼斗法会」在米斗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长短。
天篷尺
天篷尺也是道士或法师常用的法器,天篷元帅用以逐邪的兵器。成四角方棍形式,尺面没有刻度,雕刻有二十八星宿或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三光、日月的名号,与天篷元帅名号,乃是藉以行使天篷大神辟邪力量的法器,是所有法尺中法力最强的一种。
天皇尺
天皇尺有召神、召告、镇三坛之用途,是玄天上帝得道时所练敕,乃天皇大将军是也。正反二面各有其符咒,一般皆用桃木一尺三寸长,正面刻有三清头、张天师或普庵祖师名号,以及:八卦、五雷、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背面则刻:玉勅如来佛祖、观音佛祖、玄天上帝、太上老君、天上圣母、清水祖师、吕山法主、五福大帝、至圣先师、中坛元帅;列位圣神等神号;左
侧面刻:六甲神将,斩妖伏怪;右侧面刻:六丁神兵,驱邪押煞。经过开光点眼後,道士便可请上述诸神到场坐镇,一来监督醮局,再来可防止妖魔邪神闹场。有渡化之力,信众犯煞上身,用此天皇尺往头上一打,可退阴煞、驱邪。
法刀
又称「师刀」、「师公刀」,是法师专用的法器,多为铜制或铁制。刀面上刻有七星或八卦,或阴阳太极图,甚至是太上老君神号,分长短两种,长者达四十公分以上,短者约仅二十公分,使用时跟七星剑完全一样。刀柄制成类似剪刀状,柄内又圈有七面或十二面铜钱或小铁环,以象七星或十二辰,造形特殊。等於是道场中的七星剑,有些道士或法师,舍法刀而用菜刀代替。用於法场时,摇动作响,以斩妖除魔、驱除邪崇,亦可用於改运时割阄断蔺草之用。
双鐧
外形类似剑的木制法器,都采坚硬且具有除魔特性的挑木雕制,长约五十公分,厚约三至四公分,棍身上有瘤状的节,用以击迫敌人要害。横断面为四角形,下端为握柄,鐧身前端略细小,鐧身若分节者则称为「鞭」,通常成对使用,故称为「双鐧」。正一派红头道士在禁坛科仪中舞打双鐧,以扫除妖氛、驱妖除邪,是重要的武场科仪法器。
法印
道士上奏天庭文书之印信,也是行使神力的法器。质料有木质、石质、青铜等,印文多为仙圣的尊号或法坛的名称,文字通常呈篆体或符籙的印玺。法坛上使用的青词、表章、意文、榜檄、符籙多盖法印,象徵神灵的加持和颁行;也做为法师传承用,正一天师道派最重视法印,天师印及宝剑是张天师的传家宝,法印具有相当大的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令牌
又称「雷令」,「五雷号令牌」,源於古时军队的虎符。有金属或木质多种。令牌的正面一般有「五雷号令」,背面有「总召万灵」等字样,两侧刻二十八星宿名称,令牌上圆下方,象徵天地,是道教法坛上用以召集神将、差遣神灵,护卫道坛、增强法力的法器,亦有辟恶驱邪的作用。通常用於发表科仪中的净坛仪式,以及敕水禁坛科仪中的召四灵仪式。
手炉
道坛法器,有柄的「香炉」,用手持炉,故称「手炉」。古代灌献之礼用圭瓒,瓒的形状像盘,内盛放祭酒,手柄像圭,执柄以行灌献之礼,手炉即源於此。道教仪式有上炉香科仪,法师执手炉燃香,以利祭仪之进行。
净水钵
又称「水盂」、「水碗」,用以盛装法水(甘露)的道坛法器。古为竹制品,今多为铜制或铁制。有的形如茶杯,杯口略大,杯身周围绘有
「五岳真形图」;有的状如饭碗状的水盂,杯口略窄。高功法师,
常以左手三指三山诀持托之,右手持剑诀执杨柳枝,沾取盂中法水,遍洒法坛以示净坛,以避免邪祟干扰道坛。如果在建醮法会中的清净五方,右手则需持七星剑以挑拨圣水净五方。
法索
又称「法绳」、「法鞭」等,经常将其披挂在颈肩上,头部为木制,上头刻有蛇头形(行内称「溜」)及八卦图案,蛇口的地方还刻有一小人头,以示邪魔皆入口,绳身以麻 绳编成,长约一公尺到三公尺左右,尾部留有些许绳花,象徵蛇尾。使用时手持木雕部分,蛇头八卦处,朝五方挥动,表示扫逐五方内的妖邪。道士作法时挥甩绳身,用力拍打发出声响,召请营将,镇压五方,以驱邪、除煞之用。不用时则将绳身盘绕,竖其头部供於桌案之上。
Z 竹筊
早期人们已用竹头或竹片削成半月形,一面为凸面、一面为平面。允筊呈一面阴平面一面阳凸面之象。祭拜时,人向神诉愿,如二面相反称圣筊,表示应允。如两面平面向上表示笑筊,表示未定,两面平面向下表示阴筊.就是不从、不可行,得再诚心祈求。
剑帘
道坛装饰用,上有刺绣花鸟、字对的剑形布条。
奉旨
又名「皇旨」、「方子」、「净板」,木质长条形,净板多为素面,少有装饰雕刻纹路,是作法重要的道器,作法时用它来拍打桌面,具有惊吓邪魔外道,如诵经到一段落也都用它来作节制,以示段落之别,它正名为奉旨,就是奉三清道祖或玉皇大帝之旨意。类似古代官衙内官员审案时所用的惊堂木,或说书时或私塾中使用的醒木。
草蓆
卷成棍棒状的草蓆,称为草龙,是降魔驱邪最有力的武器。草蓆本身有防守及攻击两大功能,平舖在地上时,代表圣域的范围,邪魔不敢入侵;庆成安龙科仪,必须在草蓆上进行;普渡竖灯篙时,灯篙下方必须包里草蓆,用意都在固守圣域。跳锺馗或压屍、祭路时,草蓆两端都会贴上符籙,再加上高钱焚烧,沿途追打顽凶煞恶鬼,走避不及者,被扫到将永世不得翻身,可见其法力之高强。
扫帚
扫帚具有扫除霉气的作用,道法场中则可用来扫除地秽与邪气,道士或法师持扫帚清扫,是为净地,目的是把妖魔外道驱赶出境,若将扫帚沾尿或黑狗血,则成强力的攻击武器,任何鬼魅皆避之不及。
雨伞
雨伞常在跳锺馗或者登台拜表的科仪中出现,主要的功用是遮断从天上降下的秽气与邪气,以保障执法者的净洁与安全。神明出巡时,轿前必备有
凉伞,作用也是一样,若没凉伞时也可用雨伞代替。丧祭出殡时,神主牌位上也需撑一把黑伞,主要的
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亡灵的安全及不让阳光直接照射,伤及亡灵。
草鞋
草鞋多用茅草编成,茅草本身便有辟邪驱魅的作用,穿上草鞋自然是为了驱邪;真人跳锺馗时,扮演锺馗者必着草鞋;丧祭场合中,抬棺上山者也都穿草鞋以辟邪,回程时并将草鞋脱在墓地的出入口,换上一般的鞋子,以免将霉气带回家。
柳叶
柳叶和桃木都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辟邪驱魔物,桃木属阳,柳叶属阴,为对付地煞最好的武器,最常出现的场合有二:一是配合净水鉢洒圣水,二是新庙落成安柳叶以净地坛。
净水鉢使用的柳叶,主要的功用是沾水以泼洒五方。道教理论中,柳叶作法後可以成利剑,配合圣水威力更是大增,没有柳树可用时,可用芙蓉树心、花心和榕叶来代替柳叶的植物。寺庙落成大典中,必需要在庙门梁内侧安置一把柳叶,上面并有多种符籙及五色纸,主要的功用是扫除地煞,清净庙场,让神明能够安稳地镇坐庙中。
木鱼
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木质法器,又称「木鼓」,俗称「鱼子」,早期常作较为具象的弯弧鱼形状,近代则演变成圆形包袱状。道教行仪时用以敲击节奏,以控制诵经速度。由於鱼昼夜都不阖眼,所以把木头雕刻成鱼形,藉以警戒修行者应昼夜思道,切勿懈怠。木鱼样式和大小有多种:小木鱼可握在手中敲打,大木鱼通常放在经案旁边。
铜钵
其材质为铜铸,前场在使用时以短木棒敲击,使之发出清脆的声音,通常置於科仪桌上,与木鱼搭配使用,为通神乐器。
大型的铜钵摆在供桌上,也有小型比碗更小的铜钵,可以持在手上,边走动边敲击,以延续法事的进行。
帝钟
亦称「三清铃」、「法铃」、「法钟」、「动心钟」,道士行仪时的法器。帝钟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徵,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
法师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有节奏的声音,《上清灵宝大法》:「振动法铃,神鬼咸钦」。用於念经、念咒的法音器具,有召请、赞请、拜请之功能。道佛教使用的铜铃,主要是由握柄处的造型分别之,五辫莲花、三叉火尖型,五为五行,三叉代表三清。道士应知手握五行,代表脱离五行的困境。手握三叉火型,代表修持超越三清圣境。
钟
一般由铜或铁铸成,
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於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於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
《道书援神契》:「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特悬磬,特悬者,独悬也。今洞案金钟、玉磬,又有大钟等,皆本诸此。」
鼓
鼓面通常以皮革制作,打击时以木槌击奏,其种类主要有小鼓、通鼓、扁鼓、手鼓等数种。「小鼓」民间称为「拍鼓」,为鼓身单面蒙皮之鼓,声音坚实,为後场音乐之指挥;「通鼓」鼓身较高,双面皆蒙皮革,声音较沉;「扁鼓」鼓身扁平而小,双面鼓起而皆蒙皮,击奏方式或置於身前,或夹於身上,较为灵活;「手鼓」为圆形或多边形的双面鼓,装有把柄可供持握,也是法派法师的主要乐器,通常在需要移动的仪式中运用。
道观早晨开静、晚上止静时均击鼓为号者。小鼓在行仪时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声有通神辟邪的作用,有威严、庄重的含意。具有上通天神、下抵阴界的特质。道教击鼓十分讲究,手法多样,既能模拟「风云雷雨」,又能配合经韵板眼,谓之「花点」。
磬
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铜质钵盂状法器,道教行仪时击磬以通报神灵、消灾解厄。香客叩拜神灵,值殿道士击磬以示通报其抬头起身;在道场诵经时,击磬以控制科仪程序。
引磬
铜质法器,又名「手磬」。其形似小碗,底部连以木柄,以便携持。行走诵念时,敲击磬边,其清脆之声用以引导、控制行仪的速度,以利行进中,可持续法事科仪之进行,故名引磬。
铛
又称「单音」、「乌锣」、「铜鼓」,俗称「铛子」。形为直径约十公分的圆形小铜锣,固定在长柄的木框上,用拨子敲击出声。分锣面与锣框两个部份,锣框有柄供手持之用,锣面和锣框则分三处用细绳子绑在一起,另外还配有一把铜制的小锤,名呼「拨子」,做为敲击之用。单手拍打的乌锣,通用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握住锣柄,大拇指和食指则操作拨子以敲打锣面。
是道士单手持用的通神乐器,一般都在举行祭神仪式或醮典礼仪中使用,发出的声音虽然单调,却是与神交通重要的凭藉。如果有多面小锣悬挂於同一木框上敲击演奏,则称为「云锣」、「云璈」。
叫锣
又称为单音,为单面之小锣,一端置有木柄,通常与木鱼配对使用,演
奏时以一手持锣柄与木鱼,另一手以木棒打击,以利仪式之持续进行。
钹
亦称「铜盘」,由两片圆形的铜板组成,其中央的隆起部份,有绳或
布条系结起来。因其尺寸不同而有大小之分,使用时双手分执系於突起处之布条户击。其型如耳,表示修持耳根清静,达到空性的境界。亦能包罗万象,掌握虚空。道士藉由法器的运用,冥想顿超三清境界。行仪时道士双手各持一片,合击发声。钹之声,可迎送神将,驱赶妖魔。行仪时,钹通常和铛配合使用。
铙
形状似钹,但中央突起部分较小,且不系布条而以手执突起处,通常用於拔度仪式,也用於丧事法事中的杂技表演,俗称「弄铙」。
唢呐
民间通称「吹」,主要由吹嘴、管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道坛所用的唢呐形制主要有两种,大吹与小吹;前者音量较大,常见於热闹的过场音乐,後者又称「嗳仔」,音量较细,通常用於诵经、吟唱时的伴奏。唢呐是後场文场的领奏。乐师民间尊称「吹先」。
龙角
又称「龙甲」、「号角」、「牛角」或「角笛」等。龙角常见以弯曲的牛角(水牛、黄牛)制作,少数则采锡制,称为锡角。左手持帝钟或令旗、七星宝剑,右手则执龙角呜呜而吹,象徵祈请天门开、神明来、以此助阵,驱除邪祟。牛角和锡角都为降神法器,不使用时则横放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