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一部《黄帝内经》,一半阴阳,一半数术。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回答了8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就在诠释这8个字 ——“法于阴阳,和于数术”。
一半阴阳。《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黄帝内经》更是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灵枢·外揣》言“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如此重要,“然其要一也”,这个“一”是什么?数术。
一半数术。《汉书·艺文志》载《七略》中有“数术略”,与“方技略”并列,其中列数术有天文、历谱、五行、著龟、杂占、形法六类,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 它既包括研究实际天象历数的天文历算之学,也包括用各种神秘方法因象求义、见数推理的推占之术。能正确理解“数术”一词的原因所在。随着近年来考古的进展,大批战国秦汉文献出土,其中存有大量数术类书籍,涉及数术略中的所有门类,为我们重新认识秦汉之际数术之学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考察这些出土数术书籍,其中不少内容涉及医疗疾病。
如《日书》为古代关于择日之术的实用类书籍,类似今日的黄历,其以择吉避凶、保护生命为目的,因此往往含有预测发病和预后的内容。李零认为“数术”是研究天道的学问,“方技”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后者是被视作前者的复制,而前者的创生据说又是根据了某种自然而然、无以名之也无法探索的终极原理,这就是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秦汉时期的“数术”是指运用《汉志》中数术类书籍所言的诸种方法来记录、预测自然与人事变化的一套技术和观念,其内容庞杂,涉及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学、气象学等。秦汉之际,数术之学己经渗透于诸子学说中,如《墨子·迎敌祠》《韩非子》都含有数术的内容。《内经》中更是不乏数术的内容,如《灵枢·岁露论》记载了正月旦占八方来风以观来年病疫情况的内容,属于数术中的风角之术。《灵枢·九宫八风》记载了用太一九宫式盘式占的方法,亦属数术内容。而占《黄帝内经》一大半篇幅的运气九篇更是古中医的数术翘楚。其他的藏气法时论、五藏生成论、六节藏象论、阴阳离合论等等关于数术的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王相休囚死、子午流注等等数术内容,更是将《黄帝内经》稳稳的定性为数术之书。
仲景自己也说《伤寒杂病论》取法于灵素,从整部《伤寒论》的内容和学术史,以及后世医家的临症史来看,仲景的伤寒之术是逃不出《黄帝内经》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的。但是我们目前仅仅看到了仲景的“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的内容却无人涉津。其实在伤寒史学的长河中,关于仲景的伤寒数术的内容时有浮现,可惜的是,根本就没有人能懂,包括林亿高保衡孙奇等人,甚至成无己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他的《伤寒论注解》《伤寒明理论》就知道,简单罗列了运气图,而不知道如何去按照伤寒运气的逻辑解释这一学术史实。无怪乎伤寒乱象,纷纷纭纭,只因为其逻辑主线缺失,只剩阴阳,不见数术,如何能刻舟求剑,如何能画地为牢,如何能掌握乾坤?
《伤寒杂病论》的三阴三阳在此,《伤寒杂病论》的数术何在?
有很多学者认为数术是迷信思想,不值得专门讨论或不屑言及、嗤之以鼻。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无知、不懂,所以无知者无畏。其次,就是偏执于自己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些人对于“迷信”二字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它们侮辱了“迷信”二字。
201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