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性动力是心理发展的原动力,那么,自性的原动力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受阻的?如何激发及修复自性动力?我们将自性动力分为七个阶段: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开悟。
保护动力
♦定义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自我还没有从无意识中显露出来,为了保护自我,自性的保护动力发挥其保护功能,与母亲产生联结,推动母亲成为其“外部自性”。
如果母亲能很好地抱持婴儿,则婴儿的保护动力能得到满足,在形成足够的安全感之后,婴儿逐渐把投射给母亲的自性回收和内化,自身的自性动力也不断被稳固和强化,如此,才能顺利地发展其它阶段的动力。
如果母亲无法抱持及滋养婴儿,对婴儿的需求敏感度低,致使婴儿被迫地采取其它扭曲的方式来发挥其保护自我的功能,就会导致“消极母亲情结”形成,这是根源性的创伤。
自性的保护动力是它最基本的动力,保护动力受损,儿童的自我功能就十分脆弱。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曼陀罗的大圆具有母亲的乳房和怀抱的圆形特点,能让绘画者感觉到接纳与包容,从而联系到积极的母亲形象。
此外,彩绘曼陀罗中,模板具有规律,可预期和可控制的特点,绘画者能在绘画过程中将这种稳定性内化,并不断增强安全感。
而在绘制曼陀罗中,根据给出的主题来绘制相应的曼陀罗,如“守护神”、“幸福的全家福”等,都能有效激发绘画者的自性保护动力。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动力棋的保护阵法让来访者描述使他感觉到恐惧担忧的事情(也可以是希望达成却又充满担忧的目标),并摆放在曼陀罗盘中心;说出威胁的事物并具体说出它们的影响,然后放在外圈;如果威胁的事物描述不清晰,为了更好地看清它们,需要把它们摆在中间看清楚威胁,之后再放在外周;把威胁的事物进行排列;寻找应对的资源放在内圈,与之真正对立;再不断复盘,不断化解。
该阵法适用于受到威胁,内心焦虑不安、恐惧慌张的人,能很好地激活自性保护动力,面对威胁,寻找应对策略。
��学员感悟
学员A:找到恐惧的根源特别不容易,摆满棋盘也特别不容易。
摆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是没能逃出作为一个小孩子时就害怕的东西,是我还没长大么?
但成长总是一步一步的,今天的察觉,总会为明天带来些不一样的,何况我还为自己摆出了方法 。
学员B:担心恐惧的事情,在短短一盘棋中逐渐成为可以从容面对的事情,所有烦心的点都可以找到办法各个击破,不仅把问题解决的方法更加清晰明确,也给自己更多自信的力量……连续几天,天天都有成长,做作业也是挺开心的哦。
学员C:通过这个阵法,看见了自己很多的担忧,恐惧,但它们都是可以面对的,可以解决的,内圈的应对方法是我的目前的状态或者是想要到达的状态。面对担忧我还不能坦然,还是有点弱小,还是需要成长。
分化动力
♦定义
自性分化功能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原始动力,在分化动力的推动下,自我尝试和学习各种新的经验和技能。
婴儿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分化了。比如对于味觉的分化,一个月以内的婴儿对味觉就有明显的偏好,与苦、酸、咸或中性液体相比,他们更喜欢吮吸甜味液体。
心灵从混沌不清的一体状态发展成为高度分工并各司其职的统一体,这有赖于自性的分化动力。
在分化阶段,父母如果过分严厉、指责和控制,会不断造成儿童心灵的创伤并形成情结。自性分化受阻碍的时间越早,儿童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绘画是促进分化的重要基础,丰富的颜色促进感知觉分化,各种图形的绘制和各种绘画工具的尝试能促进心理分化。
曼陀罗图形要求绘画者由确定的中心由内而外或循环有节制的分化,以此模拟自性的分化动力,从而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心灵的分化动力。
绘制曼陀罗则鼓励绘画者在大圆内任意表达自己,在大圆安全的环抱下,能有效激发绘画者的自性分化动力。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动力棋的分身阵法让来访者把A20分身放在中间;问如果能够分身,你会让他们去做什么呢?从第一个分身开始、一直到不需要分身了。
该技术用于澄清来访者的各种需要,激发自性分化动力。适用于自性分化动力受阻,生活乏味,缺乏意义感的人。
��学员感悟
学员A:通过分身阵法,找到心理的一些愿望,惊觉曾经那么多的愿望如今居然都被现实局限住了,如今心里比重最大的居然就是家庭和事业,有点迷失自我的感觉呢,幸好梦想还在,幸好希望还在……
学员B:小时候的教育可能让我们不要很多东西,但到了长大了,才发现有很多东西都是必须的。
所以,很多的愿望我们都不曾说出口,甚至连想都不会想,但其实,我们心底里还是希望能愿望成真的。
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告诉自己,你也可以有愿望,你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我想,这是这个阵法带给我们力量的根源!
学员C:如果我能分身的话,可以去做我想做又没能做的事情,原来我有这么多愿望,有的将来会实现,有的也许未必能实现,它都是我的愿望。
凝聚动力
♦定义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自性凝聚动力在婴儿期主要任务是促进自我形成,在成年期以前是强化自我力量及增强各种心理功能,中年期以后,它则要求自我以自性为中心,听从内在的召唤。
自性凝聚动力是推动自我形成的原动力,而注意力又是自我的核心,这意味着注意力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凝聚动力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稳固和强化自我的功能,让自我与众不同、有别他人。
如果家长只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中心,过分干扰或侵入儿童的活动,都将导致儿童自性凝聚功能受损,造成自主性脆弱、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持久,意志脆弱且自我力量弱小。后果之一就是学龄的儿童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1)强调曼陀罗绘画的游戏本质(利用兴趣来稳固“有意注意”)。(2)曼陀罗绘画强调“游戏同盟”(内化分析师“专注客体”,修复养育者“干扰客体”)。(3)表达积压情绪,化解情结。(4)曼陀罗大圆的限制(防止心理能量涣散,有节制地表达情绪,节制还意味着建立规则)。(5)曼陀罗的中心是凝聚的核心。
绘制曼陀罗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引导绘画者冥想曼陀罗中心(因守住中心而获得稳定性)。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动力棋凝聚阵法让来访者在外圈尽可能多地摆放最近的各种任务或活动(可以是最近一周、一天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合并成4组,分别摆放在外1/3/5/7;要求找出这些活动共同的目的摆放在中心;找其它相同的活动聚类(共4个),摆放在外1/3/5/7;在外2/4/6/8摆放其它的事情,思考这些事情与中心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中心的上层目标还是下层基础?选择棋子摆放在中心;理解所做的事情中心是什么?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凝聚阵法,如同凝沙成塔,利用中心化,将没有联系的行为串联起来,找到它们背后的无意识深处的动机和需要,从而增强自我,凝聚同一性。
��学员感悟
学员A:一开始因为不清楚需要问小曼,去做了才发现有这样大的触动。我摆了一周内的活动,每天的作业,每天要吃的调理中药,做沙龙,偶尔锻炼身体,原来做这些都是自我同一性的努力,为做一个咨询师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努力。我又摆了学习,走路散步,好好吃饭,家人安康,家人安康又叠放了儿子安康老妈安康,学习又叠放了自我觉察和从老师同伴那里的学习汲取的心理营养,我发现这些都是中心目标的下层需要。原来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成为我要成为的模样!我有些被自己感动到了。
很多年前,一个偶尔的机缘开始学习心理学,我不知道这个学习之路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从偶尔上了我的老师的课,就感到是那样的触动内心,我苦苦寻找的心灵的归宿找到了。后来竟是这样的水到渠成,就像我渴望一个微笑,却收获了一个拥抱。
我曾经把自己划在自我同一性症候群里,痛,带来改变的力量,撕心裂肺,就像老师说的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像外科手术刀,必须经历,那时候想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之前的没有规划带来的混乱,亲子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都注定不能改变吗?一天天走来,一天天觉察,一天天学习实践,吸收沉淀,一天天成长,我知道,改变从痛的那一刻开始了,斩断原生家庭斩断情结带来的影响,不是不可以,只要你愿意改变,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那个终极目标:一个优秀的咨询师,一个不断成长不断统一内外,和自己握手言和和“世界”握手言和的人。
整合动力
♦定义
当自我注意过分指向某个方面而排斥对立面时,就会造成心理分裂且破环心理的整体性。
因此,心理冲突的实质是自我与其对立面的矛盾冲突。
如果自我力量不稳固、意愿不强烈或环境不允许,那么整合动力就会受阻,整合失败会造成心理创伤并形成新的情结。
如保护不足,个体会缺乏安全感,缺乏主动面对冲突的勇气。
分化不足,自我会显得非常刻板,难以在对立两极中自由穿梭。
凝聚受阻,自我会脆弱无力,无法实现接纳对立面目标,无力面对如亲人的突然去世、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
充满恐惧,自我不愿承担整合中的痛苦。
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外界的支持和鼓励等。
整合动力是自性原型的核心动力,需要协调各种心理的失衡、矛盾、冲突、对立、甚至是分裂。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1)意象是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桥梁。(2)绘画中呈现冲突并调整。(3)曼陀罗平衡分化与凝聚的动力。(4)曼陀罗本身严谨的秩序性。(5)通过移情来修复关系。
通过绘制和谐有序的曼陀罗结构,心灵便会逐渐恢复有序,而浮躁的情绪也能够慢慢平静。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动力棋的整合阵法让来访者讲清楚让他们矛盾纠结,难以取舍的事情,并讲清楚具体的对立面;
在内2、内4分别用棋子代表摆上对立面;在外2-4摆上实现内2的过程,在外6-8摆上实现内4的过程;
咨询师在曼陀罗盘的中心摆上天平,问如何取舍?天平目前偏向哪边。
然后再次询问,实现内2有什么收获;请来访者尽可能地罗列出来;实现内4有什么收获;尽可能地罗列出来;分别叠放在外2-4与外6-8上面。
之后,采用减法,要求只能选择一个最为重要的收获;比较两个收获,问天平偏向哪边?为什么?
拿出A24法槌,问来访者现在一锤定音,能做得到吗?如果不能,则出现新的问题,采用新的阵法或技术;如果能,则叠上太极,问如何协调?
再问,如果协调了,目的是什么?实现什么目标?
该阵法用于激发自性整合动力,化解内心的矛盾冲突。
冲突、对抗、失衡、分裂,这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这些冲突使得自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如坐针毡。
如何取舍?这不仅需要冷静,更需要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动力棋整合阵法,就是在安全的环境,认真思考矛盾各方的利弊,并勇敢面对探索,一锤定音。
��学员感悟
学员A:两方的选择,本质上其实并不能算是矛盾,但目前的精力,可能并没有办法将两件事同时完成地很出色。
当棋子摆完,突然就很清晰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是什么,天平的一端倾向于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回过头去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爱人和被爱,这样说来,两方就并不能称之为矛盾了,甚至还是统一的
纠结少了,动力足了,目标自然能更快地到达。不为难自己,整合自己,和解自己,最终是更好的自己!
小曼:动力棋疗法整合阵法用于激发自性整合动力,化解心理的矛盾与冲突。小曼内心有着一个强烈的心理冲突,是否购房?一直折磨着小曼,彻夜难眠。通过整合阵法,把冲突两端发展的轨迹描述出来,权衡利弊,慢慢地,靶问题呈现,关建不在于取舍本身,而在于如何去做好计划并付诸实践!人总会遇到矛盾,表面上无法化解,但实际上是我们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不知如何去应对!冲突久了,自我无力了,于是心理问题来了,各种不幸也来了!面对冲突的勇气,化解冲突的本领,真的很重要!
指引动力
♦定义
自性整合动力协调各种内外关系和矛盾冲突并保持心灵的相对平衡稳定。
在此动态平衡中,自性指引动力推动自我成为独特而完整的个体。人格独特与完整意味着成为真实的自己。
为了让自我走向完整,自性指引动力在不同时期给予自我相应的任务并要求自我能够完成,比如说:
幼儿期,典型的指引功能表现在儿童的排便训练,这是从生理本能向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学龄期,让儿童在强烈的好奇和求知下学习文化,进一步掌握人类文明;青少年期,整合各种矛盾的角色时,面对真实自己接纳自己,并成为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中年期,更加重视内心的声音,成为真实的自己。
可以说,前半生指引动力的方向朝外,后半生则朝内。
当养育者与教育者不尊重儿童内在的自主性,或者强迫儿童接受极端错误的价值观时,儿童便无法平衡真实自我与外在要求之间的矛盾。最终,容易迷失自我并出现各种心理困扰。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激活自性指引动力并且让患者成为自己,这几乎是整个荣格心理分析的灵魂。
曼陀罗绘画以表达真实自己为宗旨,与以审美为目的的绘画创作不同,曼陀罗绘画的目的是表达和认识自己。
在连续的自我表达过程中,儿童真实的情感逐渐显露出来,逐步能认识真实的自我。
曼陀罗以中心统摄外周的结构特点,不断加强了个体对主体中心性的觉察。
自性常常会通过意象的方式表达它的“意见”,绘画者以意象的形式绘制出自己的理想、座右铭或灵魂导师,能促进自我领悟指引动力的方向及意义。
荣格指出,自性的力量及能量一旦显现出来,便形成一股几乎难以抗拒的驱策力,要做自己。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动力棋指引阵法首先询问及明确现状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外1摆现状;中心摆理想或目标状况;内1-4摆理想状态的特质;从外8逆时针摆放至外2,不断讲述实现目标的这个过程并调整;从第一步开始,规划时间地点人物去完成。
该阵法用于激发自性指引动力。指引动力受阻,人便无法清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所在,迷茫与孤独便是这个时代的心理危机。
自我是谁?我的意义是什么?指引阵法的功能是先帮助来访者澄清目标。
目标清晰,但规划能力不强,梦想仍只是空中楼阁。
指引阵法还要求来访者一步一步地规划实现目标的步骤。不仅规划,指引阵法更强调践行,它结合催化和落实技术,让来访者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学员感悟
学员A:从现状到目标,未来很美好,过程很不易,要经过自身的蜕变,要摆脱这个阶段的困境,要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问题……不过摆完这盘棋,我勇敢的做了一件事,嘿嘿,向着目标前进……
学员B:理清思路,逐步前进,正是阵法带给我们的思考。一步一步走,一件一件事做,从最开始走向目标,半点都来不得偷工减料。
小曼:动力棋疗法指引阵法是用于激发自性指引动力。小曼通过指引阵法的摆放,体会到目标的确立并不容易,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清晰,要么目标不准确。目标如灯塔,如何灯塔的指引都有问题,船还能远航吗?在我们的教育中,似乎缺乏了审视目标的训练!目标的背后隐藏的是意义与价值感。指引阵法一开始就要明确目标,并细化目标状态,小曼有当头棒喝的感受。找准了目标,一步步的,规划落实,小曼不仅清晰明了,而且对未来更有信心!
超越动力
♦定义
自性超越动力并非时刻呈现,它似乎在某些重要时刻才推动自我的转化。
当自性超越功能出现时,自我会感受到不可预期的本质变化,比如所真实自然、充满神圣感、价值感、深刻的爱与同情心、创造性及幽默等。
自我超越是一个自我扬弃甚至“死而后生”的过程。这需要自我坚定信念并勇往直前。较低水平的超越动力,受到生理成熟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独立行走及掌握语言;较高水平的超越动力,则需要自我付出极大的努力与牺牲,比如现实理想和追求。
信仰的缺乏、功利的物质化导向及浮躁的文化氛围,现代人普遍心灵迷失。
追求自我超越和自我冲破,往往要在逆境中实现,这需要担当的勇气,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这又与是否遇到开启智慧的导师相关。
如果超越动力受阻,个体便会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可能会感到空虚与迷茫,甚至会引发存在焦虑。
♦如何修复
曼陀罗绘画:到了超越阶段,个体自然会去探索生命意义及自我价值,绘画曼陀罗是投射与回收自性的过程。
曼陀罗强调整体性,心理的整体性约等于自性本身。荣格甚至认为,整体性等于神性。
当自性显露时,它具有神圣的意味。在曼陀罗绘画中,一旦自性超越动力被触及,它会进一步确认个体对生命的追求及强化他们自我现实的驱力。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及对自我的探索愿望,在外人看来就犹如一个虔诚的宗教徒。
曼陀罗源自宗教修行的工具,并被用于冥想和探索人生真相。当个体绘画曼陀罗,并对其进行积极想象,个体可能获取“灵启”或洞悉“实相”。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超越动力技术中的羽化阵法要求来访者在外2/4/6/8摆放蜡烛;中心叠放水晶棋子;叠放智慧老人(心中崇拜的对象);选择自我意象在外1;请智慧老人教导自我;智慧老人消失;想象自己成为智慧老人,把自我意象放在智慧老人下面,中间是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教导大众,选择自己愿意教导的对象;对象被感化;感化对象来分享经验。
该阵法是用来激发自性超越动力的技术。超越意味着从低级的水平转化成为高级的阶段,从现状切换至理想状态。
羽化阵法让来访者呈现理想化的客体,并认同与内化其力量,进而想象成为榜样,这能极大的提高来访者的自体,满足来访者的自恋,让自我充满着力量,自我的潜能得以展现。
在此基础上,让强有力的自我意象去面对困难和阴影,从而获得了超越困难的力量与智慧。羽化而升仙,美好的意象,让自我在阵法中获得超越的力量,这是动力棋疗法神奇之处。
��学员感悟
学员A:有句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说的是,在什么位置上就用什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果然,我们也可以是智慧老人。
智慧老人和我说的,跟我成为了智慧老人后跟别人说的,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大部分时候,帮你解决问题的是你自己。
学员B:当摆放羽化阵法的时候,想象自己成为智慧老人时会告诉大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被尊重一样的被重视,一样的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既然是完整的人,那就会经历生命当中任何一个环节,不管你是恐惧、讨厌、害怕生病衰老,脸上长皱纹,还是恐惧生命当中措手不及的事情或人的出现,抱着一个平衡的心态,多掌握一些知识,让自己在面对不可控的情况下,至少能保持一点理智,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也都能够相信内心具备自我疗愈的一个功能,只是有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强大,有时候可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智慧老人的指引,大家心目当中那个最可贵的,就是你的智慧老人。
开悟动力
♦定义
荣格认为自性化是一个过程,并没有最终的结果,不过,基于对曼陀罗的理解,我们却认为有-----它就是开悟!
自我只是意识的中心,而自性才是心灵的核心和全部。假设自我与自性合二为一,那么此时自我便能代表整个心灵。
在中国文化中,道家用“得道”,儒家用“天人合一”,佛教用“明心见性”来描述这种状态。
曼陀罗绘画源于密教的曼荼罗,密教依据《大日经》及《金刚订经》,分别绘画出胎藏界和金刚界两大部曼陀罗,《胎藏界曼荼罗》的佛部、莲花部和金刚部三部分别象征着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妙观 察智、成所作智。代表自我的注意力能如如不动;放下“自我情结”;元认知和思维能力高度发达;自利、利他,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洞悉自性。
曼陀罗心灵动力棋:开悟阵法要求来访者把曼陀罗盘中心空出来,点上蜡烛;在曼陀罗棋盘上摆出当事人的各种身份认同或追求;谈谈各种角色或追求的意义;对每个角色说,“你是我的马甲,但我绝不是你”;把所有棋子撤掉,说“能包容一切,又不受一切所主宰,才是我的本性”。您的感受如何?能否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不要受到这些感受的影响?
该阵法用于激发自性的开悟动力,开悟动力意味放下或不执着,人能灵活使用各种角色而不产生沾染,于是,人有了空灵的体验,去掉了各种执念!
空灵并非无意义的虚无与否认一切,而是灵活自在,随境变化的自在境界。
��学员感悟
学员A:“我是你,我又不是你,你是我的马甲,但我绝不是你”,那到底我是谁,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所有的人,在社会中生存都需要有不同的人格面具,或者工作上的面具,不管你是医生、老师、学者,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或者是精神上所需要的面具,一个智者,朝圣者,聪明的,有智慧的,有追求,自私的,急躁的、孤独的等等,所有这些角色或面具组成一个核心,但是又不受面具主宰,这才是我们的本心,做自己,做自己稳稳的中心,你才可以游走于各种角色之间,人的角色不可能单一的存在,这样会死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程度的重视,如果你执着于某一个能带给你光环的角色的时候,就会对其他角色形成忽视或者轻视,或者会形成的一种偏执,所以能够包容一切,又不受一切的主宰,这才是真正的稳定的,人的本性。这还是一个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