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爻歌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摭栏,静则无为动是色。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姻花断淫欲。行禅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
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戴花神鬼哭。
不破戒,不犯淫,破戒真如性即沉。犯淫坏失长生宝,得者须由道力人。
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
到此乡,非常客,姹女婴儿生喜乐。洞中常采四时花,花花结就长生药。
长生药,采花心,花蕋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
谢天地,感虚空,得遇仙师是祖宗。俯耳低言玄妙旨,提上蓬莱第一峰。
第一峰,是仙物,惟产金花生恍惚。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坚髓骨。
坚髓骨,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
真父母,送元官,木母金公性本温。十二宫中蟾魄现,时时地魄降天魂。
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
庚要生,甲要生,生甲生庚道始萌。拔取天根共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
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
铝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
性须空,意要专,莫遣猿猴取次攀。花露初开切忌触,锁居土釜勿抽添。
玉炉中,文火炼,十二时中唯守一。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气若行,真火炼,莫使玄珠离宝殿。加添火候切防危,初九潜龙不可炼。
消息火,刀圭变,大地黄芽都长遍。五行数内一阳生,二十四气排珠宴。
火数足,药方成,便有龙吟虎啸声。三铅只得一铅就,金果仙芽未现形。
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境。日精才现月华凝,二八相交在壬丙。
龙汞结,虎铅成,咫尺蓬莱第一程。坤铅乾汞金丹祖,龙铅虎汞最通灵。
达此理,道方成,三万神龙护水晶。守时定日明符刻,专心惟在意虔诚。
黑铅过,采清真,一阵交锋定太平。三车搬运珍珠宝,送归宝藏自通灵。
天神佑,地祗迎,混合乾坤日月精。虎啸一声龙出窟,鸾飞凤舞入金城。
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铅池迸出金光现,汞火流珠入帝京。
龙虎媾,外持盈,走圣飞灵在宝瓶。一时辰内金丹就,上朝金阙紫云生。
仙桃熟,摘取饵,万化来朝天地喜。斋戒等候一阳生,便进周天参同理。
参同理,炼金丹,水火熏蒸透百关。养胎十月神丹结,男子怀胎岂等闲。
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结成一块紫金丸,变化飞腾天地久。
丹入腹,非寻常,阴形剥尽化纯阳。飞升羽化三清客,名遂功成达上苍。
三清客,驾璚轝,跨凤腾霄入太虚。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太虚之上修真士,朗朗圆成一物无。
一物无,遂显道,五方透出真人貌。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诰。
传真诰,话幽情,只是真铅炼汞精。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点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是掌平。九祖先灵得超脱,谁羡繁华贵与荣。
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若是悭才并惜宝,千万神仙不肯来。
修真士,不妄说,妄说一句天公折。万劫尘沙道不成,七窍眼睛皆迸血。
贫穷子,发誓切,待把凡流尽提接。同赴蓬莱仙会中,凡景煎熬无了歇。
尘世短,更思量,洞里乾坤日月长。坚志苦心三二载,百千万劫寿弥疆。
达圣道,显真常,虎儿刀兵更不伤。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
这些功,真奇妙,分付与人谁肯要。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召。
真至道,不择人,岂论高低富与贫。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挫锐分。
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
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腰金跨玉骑骄马,瞥见如同隙里尘。
隙里尘,石中火,何在留心为久计。苦苦煎熬唤不回,夺利争名如鼎沸。
如鼎沸,永沉沦,失道迷真业所根。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
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三清路上少人行,畜类门前争入去。
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堪守护。若还缺一不芳菲,执着波渣应失路。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
黄鹤赋
奥矣!最上一层,乃无作而亦无为。还丹七返,因有动而方有静。上德以道全其形,斯纯乾之未破;下德以术延其命,乃撅坎之已成。是以用阴阳之道,即依世法而修出世之法;效男女之生,必发天机而作泄天之机。方其性命以双修,须仗法财而两用。先结同心为辅佐,次觅巨室以良图。然欲希至道,须密叩玄关。择善地慎事之机密,置丹房器皿之相当。安炉立鼎,譬内外两个乾坤;炼己筑基,固彼我一身邦国。紧关对境忘情,凭锐气之勇猛;大抵煨炉铸剑,借金水之柔刚。若运用,若抽添,遇险而须当沐浴;若鼓琴,若敲竹,逢争而便宜守雌。百日功灵,曲直而能应物;一年功熟,追摄而已由心。能盗彼杀中之生气,以点我阳里之阴精。玉液金液,一了性而一了命;二候四候,半在坎而半在离。始也将无入有,已见龙居虎位;终焉流戊就己,始知虎会龙宫。要知药物之老嫩,在辨水源之清浊。炼己待时者,务待阳生于赤县;遇急临炉者,必须癸动于神州。若观见龙在田,须猛烹而极煅;忽闻虎啸出窟,可倒转而逆施。所谓火逼金行出坤炉,故名七返;金因火炼归乾鼎,号曰九还。还者,乾所失而复得之物;返者,我已去而复来之真。殊不知,须则生人生物,逆者成仙成佛。虽分彼我,实非闺丹御女之术;若执一己,岂达鹏鸟图南之机。坎中一点黑铅,号曰先天,非同类而终不能得离里七般硃汞,无真种而片刻难留。是以假乾坤,立炉鼎,觅太乙所含之真气,赖阴阳作筌蹄,求水府所蕴之玄珠。趋踹时卒,补我乾之一缺;俄然间已,返彼坤之六虚。到此心归神室,位列天仙,丹落黄庭,千灵舒泰。上帝嘉赞,天地咸惊。抱元守一,温养十月,神有象调神。面壁坐忘,九载体无形。斯其道术造端,似行邪而实正;就中火候始末,如出奇而用兵。铅与汞,无丙叟,东西间隔;婴与姹,非黄婆,咫尺参差。谙缓急,虑急凶,在匠手,以斟酌,明进退,知止足,岂愚昧而能为。认消息,如海潮之有信;测造化,比日月之盈亏。三日月出庚,乃一阳生于坎位;十五月圆甲,则六爻周以乾元。劈金窍,凿混沌,露老庄之肺腑;明橐籥,饮刀圭,吐平叔之心肝。遂烟霞明悟之友,发龙虎珍藏之秘。各寻火候,早饵黍珠,阆苑玄圃,他日有冀。
窑头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纯阳著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凡水火,尚成功,坚完万物谁能同?修行路上多少人,穷年炼养费精神,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主持正念大艰辛,一失人身为异类。君不见洛阳富郑公,说与金丹如盲聋,执迷不悟修真理,焉知潜合造化功!又不见九江张尚书,服药失明神气枯,不知还丹本无质,反饵金石何太愚!又不见三衢赵枢密,参禅作鬼终不识,修完外体在何边,辨捷语言终不实。
窑头坯,随雨破,便似修行这几个。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伏羲传道至于今,穷理尽性至于命,了命如何是本元?先认坎离并四正,坎离即是真常家,见者超凡须入圣。坎是虎,离是龙,二体本来同一宫,龙吞虎啖居其中,离合浮沉初复终。剥而复,否而泰,进退往来定交会。弦而望,朔而晦,消长盈虚相匹配。神仙深入水晶宫,时饮醍醐清更(酉+农)。饵之千日功便成,金筋玉骨身已轻。此个景象唯自身,上升早得朝三清,三清圣位我亦有,本来只夺乾坤精。
饮凡酒,食膻腥,补养元和冲更盈,自融结,转光明,变作珍珠飞玉京。须臾六年肠不馁,血化白膏体难毁。不食方为真绝粮,真气薰蒸肢体强。既不食,超百亿,口鼻都无凡喘息,真人以踵凡以喉,从此真凡两边立。到此遂成无漏身,胎息丹田涌真火。老氏自此号婴儿,火候九年都经过,留形住世不知春。忽尔天门顶中破,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相贺。圣贤三教不异门,昧者劳心休恁么!有识自爱生,有形终不灭。
叹愚人,空驾说,愚人流荡无休歇,落趣循环几时彻,学人学人细寻觅,且须研究古《金碧》。《金碧》《参同》不计年,妙中妙兮玄中玄。
无根树解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体?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
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坯了舟。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金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犹太迟。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到古今。
烟花寨,洒肉林,不断荤腥不犯淫,
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
打开门,说与君,无酒无花道不成。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
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
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
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是人。
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
借花名,作花身,句句《敲爻》说得真。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
防猿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
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
趁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
无根树,花正飞,卸了重开有定期。
铅花现,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
对月才经收拾去,又向朝阳补衣。
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
延年寿,减病灾,好结良朋备法财。
从兹可成天上宝,一任群笑我呆。
劝贤才,体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成滋味全。
如朱桔,以弹丸,护守堤防莫放闲。
学些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返本原。
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
三才窍,二五精,
天地交时寒暑顺,男女交时孕始成。
甚分明,说与君,犹恐相逢认不真。
无根树,花正佳,骒景忘情玩月华。
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
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
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时是作家。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爱河。
难攀拆,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
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
笑呵呵,白云阿,准备天梯上天罗。
无根树,花下香,铅鼎温温现宝光。
金桥上,望曲分明见太阳。
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
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空自忙。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
监炉际,景现前,取全凭度法船。
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番翻。
过三关,透泥丸,早把通身九窍穿。
无根树,花正浓,认取真铅正祖宗。
是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
欲向西方擒白虎,先往东家伏了龙。
类相同,好用功,外药通时内药通。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潮。
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构。
构锻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
步去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
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泊斗梢。
摸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
入仙曹,胆气豪,盗瑶池 王母桃。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凳坛战一场。
铅投汞,配阴阳,法象玄珠无介偿。
此是家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
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
东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
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熏蒸醉一场。
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
金乌髓,玉兔精,一物擒来一处烹。
阳火阴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门。
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杀人。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
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
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长存不落空。
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
无根树,花正无,生相无形难画图。
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中间造化炉。
运调周天三昧火,锻炼真空返太无。
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
无根树解序
余自童子时,常闻道者诵三丰真人《无根树》词,虽不知取义,而心窃爱之。及长慕道,常读此词,细研深究,无门可入。后遇先师龛谷老人,指示端倪,方知其中藏造化之机,泄性命之源,言简理明,包括丹道始终之序,吐露火候前后之秘。久欲解释阐扬所蕴,苦无刻本,数十年来,所见者皆录本耳。因其字句错伪甚多,彼此不同,且失词调,不敢下笔遗笑于大方。世传贵州高真观有所藏刻文,其录本自彼处传出者,惜余未亲见也。近因好学者,欲刻刊普传,正合余多年宿志,爰是细心校阅,稍正错讹,聊解大义,一以彰真人度世之婆心,一以助学者入门之炬灯,至于词调有无,无甚关系,亦余事耳。若有知词调君子,添补全璧,此尤余之所望也。
大清嘉庆七年岁次壬戌桂月悟元子自序
三丰张真人源流
真人辽东懿州人,姓张名君实,字元元,号三丰子,又号昆阳。或云姓张名玉,字君宝,号元元子。宋末时人。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长七尺馀,修髯如戟,顶作一髻,常戴偃月冠。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皆目为张邋遢。所啖升斗辄尽,或避谷数月自若。延祐间,年六十七,入嵩南遇吕纯阳、郑六龙,得金丹之旨,修炼成道。或云入终南,得火龙真人之传,修炼成道。秦淮渔户沈万山,又名万三,好善乐施,限于家贫,不能如愿,真人传以点石成金之术遂其愿。万三自号三山道士,其丹室有联云,"八百火牛耕夜月,三千美女笑春风。"世称为聚宝盆,城西南三山街是其故居。真人于元末居宝鸡金台观,至正丙午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士民杨轨山置棺殓讫,临窆复生,时年一百三十岁矣。从此入蜀,至太和山,结茅于玉虚庵。庵前古木五株,尝栖其下,猛兽不伤,鸷鸟不搏,众皆惊异。有人问仙术,绝不答;问经书,则论说不倦。尝语武当乡人曰,"此山当大显"。后永乐间,皇帝敕修武当,真人隐于工人之中,勤劳行功,人皆不识,惟碧云孙真人深知。时碧云为武当山住持,与真人来往,多受真人益。真人名达天庭,皇帝遣使屡召不赴,惟以诗词托碧云奏之。后以道授道士丘元靖,不知所终。
本仙鑑所载
永乐皇帝访张三丰书
皇帝敬奉书真仙三丰张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奉香致书,遍谒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谨致香奉书虔请,拱候龙车凤驾惠然而来,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
三丰托孙碧云转奏书词
圣师亲口诀,名方万古遗。传与世间人,能有几人知!衣破用布补,树衰以土培。人损将何补,阴阳造化机。取将坎中实,金花露一枝。庆云开天际,祥光塞死基。归已昏昏默,如醉亦如痴。大丹如黍米,脱壳证无为。优游天地廓,万象掌中珠。人能服此药,寿与天地齐。如若不延寿,吾言皆是非。
金丹重一斤,闭目静存神。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寻。炼成离女汞,吞尽坎男精。金丹并火候,口口是元音。
无根树解
三丰张真人著 栖云山悟元老人注
无根树者,词之名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树若无根,必不长久。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岁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仙翁二十四词,以无根树为名,叫醒世人,使其看破浮生梦幻,早修性命耳。
其一 叹世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花者,树之精神发焕。人之身如树也,人之真灵如树之花也。凡树有根,故能生发而开花。惟人身无根,生死不常,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真灵旺则身存而生,真灵败则身亡而死。人之存亡生死,听其真灵之旺败耳,是真灵者,虽为人树之花,而实为人树之根。玉阳以此真灵谓黄芽,伯阳以此真灵谓金花,纯阳以此真灵谓灵根,紫阳以此真灵谓真精,尧夫以此真灵谓天根,仙翁以此真灵谓金精,诸家丹经又以此真灵谓先天真一之气,其名多端,总形容此一物也。此物生于先天,藏于后天,位天地,统阴阳,运五行,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以体而论,在儒则谓太极,在道则谓金丹,在释则谓圆觉;以用而论,在儒则谓明德、谓天地之心,在道则谓灵宝、谓黍米玄珠,在释则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人之真灵,本来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不生不灭,不色不空,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因交后天,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便有圣凡之分。庶民去之者,去此真灵而逐于假灵也,君子存之者,存此真灵而不逐于假灵也。因其庶民逐于假灵,于是真灵幽暗不明矣,因其真灵幽暗不明,顺其所欲,贪恋荣华,争名夺利,不肯休歇,认假为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如苦海之舟,飘来荡去,常在鱼龙凶险之处乱游。若能猛省回头,顿超彼岸,莫待风波坏舟,丧却性命。一失人身,万劫难出矣。
其二 勉力学人
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
人多疑其年老力衰,精神有限,如树花败危,无有生发,还不得元,复不得本,而遂自暴自弃,待死而已。试观世间老树,接以嫩枝,重新发荣,如梅树寄柳树,桑树接梨树,此皆无情之物,尚能复生,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正气,老而无有药医乎?药医之道是何道?即老而接栽之道。欲知此道,急访明师,求问真方。果得真方,下手速修犹太迟也。
其三 劈旁门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雌鸡卵,怎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儿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糊涂,静坐孤修气转枯。
修真之道,须要阴阳得类,方能成全一个真灵之宝。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是谓花孤无类,真灵不成,亦如雌鸡之卵,焉能抱雏?不能抱雏者,盖以背了阴阳交感造化之炉也。又如女子无夫,男儿无妻,怎能生育?彼世之盲汉,不穷阴阳之理,不推造化之源,糊涂干事,或观空,或定息,或思神,或守窍,或搬运,皆是静坐孤修,阴而不阳,不特无益于性命,而且有伤于性命,愈修而气愈枯也。
其四 言匹配阴阳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孤阴寡阳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悟真》云:"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若阴阳各偏,或阳感而阴不应,或阴求而阳不招,或阳过而阴不及,或阴盛而阳不足,皆是真灵之花有偏,不中不正,道不全成也。人之真情如金,真知如铅,二物属刚;灵性如木,灵知如汞,二物属柔。真情真知,刚而易沉;灵性灵知,柔而易浮。若以性求情,情来归性,以真制灵,灵归于真,刚柔相应,阴阳和合,化为一气,生机长存而不息矣。如情不归性,灵不归真,是谓"金隔木,汞隔铅,孤阴寡阳各一边",焉能返本还元,结成真灵之丹哉!试观世上男女相配,生子生孙,代代相传而相续,可知修真之道,阴阳相合,生仙生圣,亦能代代相传而不息,但不过有顺逆之分,仙凡之别。顺则为凡,逆则为仙,所争者在中间颠倒耳。这个中字,其理最深,其事最密,非中外之中,非一身上下之中,乃阴阳交感之中,无形无象,号为天地根、阴阳窍、生杀舍、元牝门,人生在此,人死在此,为圣为贤在此,作人作兽亦在此。修道者能于此处立定脚跟,逆而运之,颠倒之间,灾变为福,刑化为德,所谓"一时辰内管丹成"也。噫!中间人不易知,颠倒人亦难晓,采战家以男女交合之处为中间,以男采女血为颠倒,搬运家又以黄庭穴为中间,以气血后升前降为颠倒:凡此皆所以作俑而已,岂知神仙中间颠倒之义乎?好学者早为细辨可也。
其五 言调和阴阳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己乡。东家女,西舍郎,配作夫妻入洞房。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黄者,中央戊己之正色。戊为阳土主动,己为阴土主静,戊己居中相合为真信,又谓真意。花色正黄,则真灵入于中央正位矣。然真灵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东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于洞房宥密之处,更得黄婆于中劝饮醍醐,调停火候,则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者而长和。醍醐酒非世间之糟汁,亦非身内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阴阳交感,氤氲冲和之气,含而为真一之精,通而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谓玉液,谓琼浆,谓甘露,又谓醍醐,总以形容此一点冲和之气耳。劝饮者,不冲和而必调至于冲和。修道至于阴阳冲和,常应常静,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近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日饮醍醐而入于醉乡矣。这个醉中趣味,是神仙之方,是返魂之浆,能以起死,能以回生,乃大药王也。中央、戊己、黄婆,皆真信之异名。以阴阳和合言,则谓中央;以运行阴阳言,则谓戊己;以调和阴阳言,则谓黄婆;以动作言,则谓真信;以静定言,则谓真意;故一物而有数名,总而言之,一真信而已。识得此信,即于此信上下实落工夫。始而以性求情,既而以情归性,又既而性情和合,又既而性情浑化,结成一个真灵至宝。始之终之,无非此一信成功,信之为用大矣哉!归到实处,真灵中正,即是性情相合,性情相合,便有个真信在内,真信现时,性情自不相离,性情不离,真灵自然中正,三者相需而相因也。
其六 言炼己之功
无根树,花正清,花酒神仙古到今。烟花寨,酒肉林,不断腥荤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
金丹之道,以至清毫无滓质为归著,然欲其至清,须要在至浊中度出,能于至浊中绝无点染,方是真清,故曰"无根树,花正清,花酒神仙古到今"也。何以见其花酒能成神仙哉?烟花寨、酒肉林,皆易足迷人之处,能于烟花寨中见色不色,不为烟花所惑,于酒肉林中随缘度日,不为酒肉所累,则是不犯淫欲、不断腥荤,而食色之性俱化,道心常存,人心永灭,真灵无伤无损,大道可冀。其曰不断腥荤者,非贪腥荤,乃酒肉穿肠而心不计较也。不犯淫而心无烟花矣,酒肉穿肠而心无酒肉矣,心无烟花,自有长生仙花,心无酒肉,自有延命仙酒。有仙花,有仙酒,即到清真之仙乡,彼世之避烟花而忌酒肉者,岂知凡花凡酒中,能出神仙!亦岂知无花无酒,道不能成乎!《敲爻歌》云:"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可知花清之妙用矣。
其七 言药生之时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借花名,作花神,句句《敲爻》说得真。
新者,本来之物埋没已久,忽而又有之谓。花至于新,光辉复生,如月现于西南坤方,纯阴之下,一点微阳吐露,比人之虚室生白,真灵发现,复见本来面目矣。这个本来面目,即我本来不死之真人,有此人则为人,无此人则非人,乃我之秉受于天,而得以为人者是也。但此真人不轻现露,非可常见,当虚极静笃、万缘俱寂之时,恍惚有象。虚极静笃,即坤纯阴之象,故曰"产在坤方坤是人"。这个人久已为尘垢掩埋,绝无踪迹,一旦现象,便是新花,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之采之,以为我有。摘花戴者,摘此真人之花也。采花心者,采此真人之心也。渐摘渐采,由少而多,积厚流光,真灵不昧,则花蕊层层,万理昭彰,随心走去,头头是道,其艳丽如春日,阳气遍地,处处花开矣。但此花人人俱有,人人俱见,人人不达,每多当面错过,若有达之者,超凡入圣刹那间耳,故曰"一诀天机值万金"。仙翁慈悲,借花之名,作花之神,即有形无,句句“敲爻”,分说先天之旨,盖欲人人成道,个个作仙,奈何时人不达此花中之理,而犹有以御女闺丹妄猜妄作者,虽仙翁亦无如之何也。可不叹诸!
其八 言认取真铅
无根树,花正秾,认取真铅正祖宗。精气神,一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欲向西园牵白虎,先从东家伏青龙。类相同,好用功,内药通时外药通。
秾者,秾盛广多也。花正秾盛,其间即有美恶偏正相杂,须得真正仙花,方可采取而用。真正仙花为何花?即真铅也。真铅即真知之真情,乃真灵之发现,以其真知外阴内阳,外黑内白,故谓真铅,又谓水中金,又谓水乡铅,又名月中华,其名多端,皆象此真知之一物也。惟此真知,内含先天真一之始气,乃阴阳之本,五行之根,仙佛之种,圣贤之脉,为修道者之正祖宗。认得祖宗,取归我家,敬之奉之,须臾不离,则精气神三者,自然聚于一鼎,无容勉强。盖以其父归之,其子焉往?更加符火烹炼之功,虽女可以转男,虽老可以变童。女转男者,非形体转男,盖女子纯阴,修炼成道,化阴成阳,亦同男子。老变童者,非面容变童,盖老者气枯,修炼成道,返元还本,亦如童子。但女转成男、老变为童之道,虽是认取真铅真知,还要先能炼己。若炼己不熟,真知不来,虽来而亦不留,故曰"欲向西园牵白虎,先从东家伏青龙"。白虎属西方金,喻真情也;青龙属东方木,喻真性也。真情真性,本来一家,何待牵伏?因其交于后天,真中杂假,真情变为假情,恩中带杀,如虎出穴,奔西伤人,不为我有,而依居他家矣。真情既变为假情,于是真性有昧,亦化而为假性,假者用事,真者退位,性情不和,如龙东虎西,两不见面矣。若欲复真,必先去假;若欲牵情,必先调性。调性之功,乃炼己之功。炼己者,炼其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化,则真性自现,真性现则不动不摇,而真情亦露,真情露则假情不起,可以牵回白虎,与青龙配合,情性相恋矣。白虎即真铅祖宗,同出异名,以其真知刚强不屈,故谓白虎,以其真知柔中藏刚,故谓真铅。牵白虎即是取真铅,牵之云者,非有强制,乃不牵之牵,性定自然情归,特以同类者相从,阴阳内外有感应之道也。性主处内属阴,内药也;情主营外属阳,外药也。阴阳原本一气,性情固是同根,内药能通,外药未有不通,内外相通,性求情而情恋性,性情和合,真灵凝结,还丹有象矣。纯阳翁云:"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紫阳翁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此皆言还丹先要炼己也。噫!真铅易取,炼己甚难,炼己之功大矣哉!
其九 言采取药物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碍河。难扳折,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白云窝,笑呵呵,准备天梯上大罗。
宇宙之间,俱是道气充塞,凡真灵光照之处,即是有花之处,其花甚多,遍地开矣。无如遍地花开,而人当面不识,如河之隔碍,虽欲扳折,最难扳折,亦莫奈何也。其难扳折者,以其举世之人,皆为名利所牵,为恩爱所绊,弃真认假,以苦为乐,步步走的龙虎凶险之地,与性命之道相违,故难扳折耳。若是勇猛丈夫、决烈男子,直下脱卸世缘,求师口诀,借假修真,于众花中拣采至中至正之黄花,归于洞中,温养成丹,延年益寿,则紫府题名,永不磨矣。黄花即前词色正中央戊己乡之黄花,花至中正,纯是生机,并无杂气,生机归洞,四时长春,如居于白云窝中,逍遥自在,别有天地非人间,岂不呵呵大笑,自知快乐乎?到此地位,还丹已得,再安炉,重立鼎,做向上之事,准备天梯,而作大罗天仙矣。
其十 言进阳退阴
无根树,花正飞,卸了重开有定期。铅花现,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对月残经收拾了,旋逐朝阳补衲衣。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
人之精神衰败,真灵耗散,如花之飞扬谢落矣。然花谢落犹有重开之期,人衰败亦有返还之道。返还之道为何道?即阴中复阳,已谢重开之道。铅花者,道心真知之光辉。癸水者,人心客气之私欲。铅花发现,道心不昧,癸水消尽,人心常静。道心不昧,人心常静,依旧真灵无亏无损,本来圆成之物,是花已谢而重开满枝矣。因其癸水要尽,故"对月残经收拾了",因其铅花要现,故"旋逐朝阳补衲衣"。人心之私欲,乃外来之客气,如月之残经;道心之真知,乃本来之正气,如日之阳光。对月而收拾残经,扫去人心之私欲,所以退阴也;朝阳而旋补衲衣,渐添道心之真知。所以进阳也。退阴退至于阴气绝无,方是残经收拾了;进阳进至于阳气纯全,方是衲衣补完成。阴尽阳纯,还元返本,本来面目全现,谢了重开岂虚语哉!这个谢了重开之天机,世人罕知。若欲知之,须共神仙推究原始要终,方能知也。
十一 言真一之气
无根树,花正亨,说起无根却有根。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日月交时寒暑顺,男女交时孕自成。甚分明,说与君,只恐相逢认不真。
先天真灵之宝,具众理,应万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处有碍,无往不利,是花之亨也。既亨,是树虽无根而花却有根。其根为何根?乃生天、生地、生人三才之窍,阴阳五行妙合二五之精。因其是三才之窍、二五之精,先天而生乎阴阳,后天而藏于阴阳,一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一气,故天地阴阳上下相交,合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来往相交,合为一气而寒暑顺,男女阴阳彼此相交,合为一气,而孕始成。观于天地、日月、男女,一阴一阳相交,方有造化,可知性命之道,非阴阳相交合一,不能完成,是一气者,即性命之根、生死之窍。有此一气,则阴阳相交而生,无此一气,则阴阳相背而死。人之生死,只在此一气存亡之间耳。但人不知此一气是何物事,存于何处。或疑此气为呼吸之气,或搬运上升下降于黄庭,或聚气于丹田,或聚气于眉间,或聚气于天谷,或聚气于脑后,种种不经,千奇百怪,终落空亡。殊不知先天真一之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虚而无者,二八两弦之气。两者相形,一气居中,凝结而成丹,此乃虚空中事业,何得以有形有象之物猜之?又何得以有方有所之窍作之哉?仙翁以其人皆不识此一气,故以三才窍、二五精示之,又以天地、日月、男女相交示之,分明将一气与人指出,但恐人遇此一气,当面认不真耳。悟元斗胆,不避罪谴,今再为仙翁传神写意,分明说与大众。要知先天真一之气,不是别物,即是一点真灵之气,因其此气刚健中正,故谓真一;因其此气易知简能,故谓真灵。一真灵真,绝无滓质,故谓先天之物。真一也,真灵也,同出异名,非有两物,不知有人认得真否?
十二 言金精开旺
无根树,花正佳,月月开时玩月华。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向园中错拣瓜。五金八石皆是假,万草千方总是差。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的是作家。
先天灵宝,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其花最佳。当正佳之时,如月华开放,金精旺盛,而人宜玩之,不可当面错过也。月月开者,应时而开,非时不开,按月定期,动静有常,丝毫不爽也。金精者,金之精明,在月则谓月华,在人则谓真精。真精者,真灵之精。真灵之精,无时有昧,故以月华、金精喻之。真灵人不易知,观于月与金之真而可知;真灵之精,人不易见,观于月之华、金之精而即见。凡物之精华,久而有坏,惟月华月月开放,金精万年不减,月华、金精如是,人之真精亦如是,但真精有时不精者,因后天阴气蔽之,而其本体未尝泯灭也。金精旺即是真精旺,真精正旺,明照世界,气充宇宙,白雪飞空,黄芽满地,金光耀眼,左之右之,无不是花矣。但此真精,无形无象,非色非空,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只可神会,不可口言,虽是明明朗朗,现前就有,人人常见,人人不识,最难认真,修道者须要极深研几,真知灼见,方可下手,不得认假为真,似是而非,却在园中错拣瓜也。彼世间盲修瞎炼之辈,或疑金精为有形有象之物,而遂炼五金八石,服万草千方,妄想成丹,彼岂知五金八石、万草千方与我非类,焉能结丹接命,岂不大差乎?虾蟆为水中之物属阴,虾蟆而云金,为阴中之阳,黑中之白,我之真知是也;老鸦为上飞之物属阳,老鸦而云玉;为阳中之阴,雄中之雌,我之灵知是也。真知、灵知,方是我同类之物,方是我性命之宝。取此二物,合而成丹,真而至灵,灵而至真,真灵不散,浑然天理,不色不空,不生不灭,所谓月华者即此,所谓金精者即此,月华开,金精旺,岂有不长生者哉!但人多认不得真知、灵知是何物件,若有认得真者,便是修道老作家,未有不成道者。噫!金丹之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认得真者,有几人哉!
十三 言采取火候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星兮地应潮。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煅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真灵藏于后天,为积习客气掩蔽,花最难发,间或有时而发,一点光辉,从虚无中透出,如珠如露,嫩弱秀丽,其象最娇,似开未开,浑沦元气,在天应星之明而不大,在地应土之潮而未湿,星明地湿,皆阳气初动之象。阳气初动,即真灵花娇时也。当其正娇,易于识神借灵生妄,性乱情移,急须猛烹速炼,防微杜渐,扶阳抑阴,以护命宝。屠龙剑,所以防气性;缚虎绦,所以制妄情。气性不发,则真性现;妄情不起,则真情生。真性现,真情生,是运转魁罡,斡旋斗杓,转杀为生,变刑成德,可以煅炼一炉真日月矣。日者,阳中有阴之象,喻真性所含之灵知,灵知为雄内之雌,真阴也;月者,阴中有阳之象,喻真情所含之真知,真知为黑中之白,真阳也。煅炼真阴真阳,两位大药,归于一气,凝结成丹,吞而服之,延命却期。此乃最上一层之妙道,非三千六百旁门着空执相事业也。盖以大道成就,步云霄,任逍遥,万般罪垢凡尘,皆一笔勾消。彼三千六百旁门,皆在臭皮囊上做作,适以惹罪垢凡尘,焉能消罪垢凡尘哉!
十四 言阴阳抟结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铅投汞,阴配阳,法象玄珠无价偿。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金丹乃阴阳二气相激而成象,是花须成双而后有用也。阴阳者,一龙一虎也,一铅一汞也。龙为真性,汞为灵知,又为元神,俱属阴;虎为真情,铅为真知,又为元精,俱属阳。龙虎战者,性情抟聚也。铅投汞者,精神凝结也。性情抟聚,精神凝结,阴阳相配,一气混合,真灵圆明,法身有象,圆陀陀,光灼灼,如一粒玄珠,为无价之宝矣。此宝非外来之物,乃我家园之真种子,本来原有,因交后天,迷失无踪,今得阴阳调和,无而复有,去而复来。种于家园,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返老还童,延寿无穷,上于天堂极乐之方,可免轮回之苦矣。
十五 言偃月炉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添年寿,减病灾,好结良缘备法财。从此可得天上宝,一任群迷笑我呆。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先天真灵之宝,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从何而采,以结还丹?然虽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亦有花开之时。当开之时,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法象如偃月。工家不知古人取象之意,或指为两肾中间,或指为眉间明堂,或指为肉团顽心,更有作俑魔头指为妇人产门,大错大错!夫所谓偃月者,偃仰之月也。天上之月,每月初三,西南坤地黑体之下,现出峨眉之光,其光偃仰,故名偃月,在卦为纯阴之下微阳潜生,(卦图)为复,在人为静极又动,虚室生白,天地之心萌动。此心内含一点先天祖气,从至暗之处微露端倪,有象偃月之光。因其这一点祖气,为天地之根,为五行之本,能以造仙佛,能以作圣贤,能以固性命,又号为偃月炉。这个天地之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难遇难逢。幸而偶逢,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来,谨封牢藏,勿令渗漏,可以延年寿,可以减病灾,但此延年寿、减病灾之事,非有大功大行者不能行,非有大志大力者不能作,必须外结良缘以修德,内备法财以用诚,方能感动皇极而得天宝。法财者,非凡间之财,乃法中之财,即专心致志,真履实践,一念不回之善财。上阳真人云:"天或有违,当以法财精诚求之。盖欲求天宝,须尽人事,人事不尽,是无法财,无法财而妄想天宝,难矣。"欲求天宝者,可不先备法财乎?天宝非别物,即真灵炼成之金丹,亦即天地之心复全之还丹,曰真灵,曰天地之心者,以未修炼言也;曰天宝,曰金丹者,以修炼成熟言也。天宝既得,万有皆空,根尘俱化,入于不识不知、无人无我之境,一任群迷笑我呆矣。这个呆事,须要明师口传心授,非可强猜而知。仙翁云:"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其提醒后人者多矣。
十六 言逆用气机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斡斗梢。摸着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入仙曹,胆气豪,窃得瑶池王母桃。
先天大道,包罗天地,运行日月,超乎万有,花开最高,其高如月在天上,光射海底。海浪滔天,水不能溺月之光,而月反能弄水之潮,亦犹人在苦难境遇之中,境遇不能伤其真,而反借境遇以炼真。又如银河路远,直透九霄,人不易渡,然有仙槎横空,斡旋斗梢,即能渡之,昔张骞乘仙槎渡银河,而见牛女二星相会,此可征也。以理而论,世间亦有仙槎,亦能渡银河。世间仙槎为何物?即金丹大道也。金丹大道,在虚空中作事业,能以转乾坤,逆阴阳,夺造化,超凡入圣,是亦仙槎也。然仙槎之妙,在乎斗梢之运用。斗梢者,北斗第七星瑶光是也,又名天罡。天罡所指处吉,所坐处凶,盖以指处有生气存焉。扭回斗梢刹那之间,阴阳相合,生机萌芽,绝不费力,故曰"模着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织女属阴,牛郎属阳,鹊桥为牛女相会之处,摸着机石,踏遍鹊桥,以阴招阳,阳来会阴,阴阳相会,金丹有象。此种道理,尽在波浪里做出,虚空中施为,所以能入仙曹,胆气豪,窃得瑶池王母桃也。瑶池在西,王母为老阴,即坤母也。桃者,丹也,即震之一阳也。王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窃取归东,则为我家所有而丹还矣。但此还丹之妙,其妙在乎阴阳相会,阴阳相会之妙,尤在乎大海波中,逆运气机,不动不摇耳。能于大海波中,不动不摇,真是有胆气丈夫,九霄有何不可上?银河有何不可渡?王母蟠桃有何不能窃乎?彼世之习静忘形,仅在寂灭中作事者,焉知有此!
十七 言乘时采药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防意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提着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乘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
先天真灵发焕,一本万殊,随时现象,无物不在,花甚繁也。当其正繁,英华毕露,精神外用,易于争奇好胜,卖弄风流,故曰"美貌娇容赛粉团"。于斯时也,须要防危虑险,牢拴意马,挂起娘生铁面,提着青龙宝剑,对景忘情,摘尽墙头方露之花,不使些子逐于色相,耗散真气也。娘生面颜者,即无识无知之铁面。青龙宝剑者,即不染不著之真性。娘生铁面即是青龙宝剑,两者同出而异名,以体言为娘生铁面,以用言为青龙宝剑。铁面者,定体也,宝剑者,慧器也,定以用慧,慧以成定,定慧相需,体用不离。先天真灵,即色即空,常应常静,无渗无漏,是谓"摘尽墙头朵朵鲜"也。墙头朵鲜,是方出墙而未离墙头,真气未散之时,于此而摘取之,绝无滓质,纯是天真,渐生渐采,渐摘渐收,必摘至于无所摘而后已。噫!大药难遇,大法难逢,幸而遇逢,时不可错,乘此风帆,急须摘取鲜花,满载而还,怎肯空过宝山,自贻后悔也。
十八 言阴中生阳
无根树,花正香,铅鼎温温宝现光。金桥上,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为尔忙。
先天真灵,众美毕集,万善同归,其气最香,当其正香之时,即铅鼎温温宝现光之时。铅鼎者,真知也。以其真知,能以去旧取新,能以修仙成真,故谓鼎。宝者,即真灵之宝,真灵非真知不现,盖真知具有道心,道心内含先天真一之气,是谓真灵。铅鼎温温,是刚柔相当,不偏不倚,而鼎立矣。鼎立则道心发现,道心发现则真灵之光渐生,是谓现宝光。金桥者,金也;曲江者,水也。上金桥而望曲江,水中有金之象。水中有金,阴中生阳,即是月里见太阳,亦是铅鼎温温现宝光也。铅鼎光现,阴阳合德,神气相御,乘时收入造化窝中,令其住而不令其去,是谓吞服乌肝并兔髓。乌肝色青,日精也,象灵知之灵性;兔髓色白,月华也,象真知之真情。吞服乌肝并兔髓,则性不离情,情不离性,真而至灵,灵而至真,性情如一,真灵不昧,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一切后天积聚泻去,道心常存,人心永灭,换尽尘埃旧肚肠矣。肚肠换过,万有皆空,名利恩爱,何恋之乎!
十九 言一时还丹
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拿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戴花饮酒神气爽,笑杀仙翁醉似泥。托心知,谨护持,只恐炉中火候飞。
先天真灵,无而能有,缺而能圆,花甚奇也。然正所以奇者,先天为后天掩蔽,杳然无踪,若欲栽培,片晌之间即能回春。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气,乃生天、生地、生人之灵根,不落于形象,不落于空亡,含而为真空,发而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电。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有心求之,则着于象,无心守之,则着于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虚极静笃,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凝而为黍米之珠,内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气爽畅,如饮仙酒。戴花饮酒,乐在其中,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入于醉乡矣。当斯时也,还丹已结,复见娘生面目,无用外炉加减,急须内炉温养,神明默运,谨守护持,一意不散,时防火候差池也。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内自知之心。火候缓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二十 言还丹成熟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收园滋味全。如朱橘,如弹丸,护守堤防莫放闲。学些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返本原。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真灵之宝,去者复来,旧者仍新,无伤无损,依然本来原物,是花之圆也。圆之云者,言其结果收园,滋味全也。夫金丹成就,五行攒簇,四象和合,仁、义、礼、智、信混成一理,精、神、魂、魄、意归于一气,更得符火烹煎成熟,化为纯阳之物,活活泼泼,其赤如朱橘,其圆如弹丸。当斯时也,守护堤防,十二时中,不得放闲,韬光养晦,学些草木收头之法,复命归根,返于本源,以待静极又动,会合先天,以了大还丹之事。此言还丹成就,再造大丹之功也。盖还丹只完的当年本有原物,乃超凡之事,吕祖所谓"三铅只得一铅就,金果仙芽未现形"者是也。大丹是从还丹又做向上事业,乃入圣之事,吕祖所谓"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景"者是也。若只修还丹,不再造大丹,只了得初乘之道,不过是一个完全人耳,焉能入于圣人之域哉!所谓选灵地、结道庵者,非外之灵地、道庵,乃内之灵地、道庵。修道至于归根复命,还丹事毕,温之养之,神气充足,则丹灵矣,是谓灵地。从此灵地,再安炉,重立鼎,是谓结道庵,曰选灵地者,等候一阳生也。此一阳生乃先天中静极而动之阳,非若还丹乃后天中所生先天之阳。虽皆先天,但有先后之别耳。欲了大还丹,非会合先天中之阳不能成功,故曰"会合先天了大还"。大丹成就,方入圣基,若大丹未成,只是半涂事业,非修道之全功。释典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即此了大还之谓乎?
二十一 言凝结圣胎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金乌髓,玉兔精,二物搏来一处烹。阳火阴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门。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杀人!
先天真灵,本体光辉,通天彻地,照破一切,花甚明也。其所以明者,乃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之。人之一己纯阴,如月之黑暗无光,必借他家不死之方,而后阳生,如月借日光,而后得明。月魄逼日魂,阴阳相交,能以在天心朗耀,即真知灵知相合,真灵不昧之象。金乌髓者,日魂也,在人为雄中之雌,即灵知之真阴。玉兔精者,月魄也,在人为黑中之白,即真知之真阳。前云乌肝、兔髓,此云乌髓、兔精,大有分别,不可同看。盖乌肝、兔髓乃还丹药物,是真知灵知,阴阳未会而方会,故云乌之肝、兔之髓;乌髓、兔精乃大丹药物,是真知能灵,灵知能真,阴阳已会而相合,故云乌之髓、兔之精。未会而方会,勉强之功,假中复真也;已会而相合,自然之用,真中更真也。取此两味真药,搏于一处,烹炼成永久不坏之物,方是极功。烹炼之功,即阳火阴符、沐浴温养之功。阳火者,进阳之功;子时阳生,遇子而进阳火,用刚道也。阴符者,退阴之功;午时阴生,逢午而运阴符,用柔道也。沐浴者,歇功温养也;卯时阳生于天地之中,临卯而沐浴,温养其阳也;酉时阴运于天地之中,临酉而沐浴,温养其阴也。子午符火,加减之功,卯酉沐浴温养之功,二者缺一不可,但所谓子午卯酉者,非天边之子午卯酉,乃身中之子午卯酉。真知现即是子,法当用刚进火而烹;真知常现,灵知飞即是午,法当用柔退阴而烹;灵知不飞,真知进于中正即是卯,法当沐浴此中正而不过进;灵知退于中正即是酉,法当沐浴此中正而不过退,此符火沐浴之道,万古不易之法。若以天边子午卯酉按时用功,则失之远矣。符火不差,沐浴合时,阴阳相应,不偏不倚,元牝立而谷神即生于其中矣。黄庭者,中央正位,即阴阳相合之中一窍,又号为元牝之门。元阳牝阴,阴阳合,有此窍,阴阳偏,无此窍。有此窍即有谷,有谷即有神,无此窍即无谷,无谷即无神。谷即黄庭。黄者,中色;庭者,虚也。因其中虚,故以黄庭名。虚则灵,灵则神,是谓谷神。试观山中,两山壁立,中间一谷,人呼之则谷中应声,此应之声即谷神也,俗名崖娃娃。人之阴阳相合,其中有神,亦犹是也。然不到阴阳相合地位,无此中,无此谷,安有神居?若果到阴阳相合时,便有个中,便有个谷,而神自生,所谓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者即此,所谓真空而含妙有者即此,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者即此。果阴阳合而为一气,则谷神镇居黄庭,是谓男子怀胎。曰"守黄庭"者,守中也。曰"养谷神"者,抱一也。守中抱一,十月功毕,身外有身,即与天地并长久。此等真实法相,系虚空中事业,不从色象中做作,彼一切在臭皮囊上弄搬运功夫,妄想成圣胎者,岂知谷神之所以为谷神乎?
二十二 言真空法相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了了真空无色相,法相长存不落空。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天宫。
金丹大道,以无声无臭,超出万象为归着,何尝花色,更何尝花有红色乎?若稍有色,后天气质犹未化尽,大道不成。古仙云:"一毫阴气不尽不仙"。盖有一毫阴气不尽,即有一毫阳气不全,真灵犹有损坏之时,算不得九还七返金液大丹之道。修道者须要摘尽红花,消灭无始劫以来客气根尘,归于万有皆空,还于父母未生以前无声无臭面目而后已。然空之云者,非同土木无心寂灭之谓,有借假全真,以真化假之道,故曰"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盖一味无心,则著于空;若稍有心,则著于色。曰"空即色"者,是不空也;曰"色即空"者,是不色也。不空不色,即空即色,是真空存于色中矣。曰"了了真空无色相,法相常存不落空"者,真空一了百当,原无色相,既无色相,即有法相,既有法相,必不落空。因其是真空,所以有法相,因其有法相,所以无色相,无色相,有法相,所以空之真而真于空也。修道至于真空而有法相,法相而存真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成金刚不坏之躯,水火不能侵,刀兵不能加,虎兕不能伤,称为大英雄。不但身列仙班,即九祖亦皆超升天堂而为神矣。昔释迦牟尼佛修丈六金身,法相居于大雄宝殿者,即此道也。
二十三 言临炉下功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临炉际,景现前,采取须凭渡法船,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过三关,透泥丸。才把周身九窍穿。
真灵之宝,尘垢退尽,至清至净,花岂不鲜乎?然其所以鲜者,全赖符火相煎,铅汞之功,夫真灵者,真知、灵知之体;真知、灵知,乃真灵之用。真灵分而为真知、灵知,真知、灵知合而为真灵。烹煎真知之铅、灵知之汞,即烹煎真灵也。烹煎者,以真知而制灵知,以灵知而顺真知,真知、灵知凝结,复成真灵之宝,其花之鲜,不可以言语形容矣。但真灵易结,火候最难。紫阳翁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特以金丹之道,采药有时,炼药有法,若不知时,不知法,虽大药在望,不为我有,故临炉下功之际,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一点真灵之光,从虚无中透出,似有似无,非色非空,景象现前,此大药发生之时也。此时即有三尸六贼、五蕴七情诸般之幻景,亦现于前,必须稳驾法船,牢把舵楫,对景忘情,一任海底翻波起浪,不动不摇。如是用功,渐采渐炼,扶阳抑阴,愈久愈力,功夫到日,自然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过此三关,泥丸风生,法相现露,而周身九窍之阴气,亦皆悉化矣。三关非工家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之说,乃炼精、炼气、炼神之三关。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化虚为上关,过此三关,神合太虚,出入无碍,是谓透泥丸,盖泥丸宫为藏神之所也。周身九窍方着幻身。上说过三关、透泥丸,法身成就,而幻身百脉九窍,阴气化为阳气,亦皆窍窍光明,即八万四千毫毛,亦化为护法神矣。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二十四 言返归虚无
无根树,花正无,无形无象难画图。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三田造化炉。运起周天三昧火,煅炼真空返太无。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
先天真灵之宝,体本虚空,一气混成,有何花乎?既无其花,无形无象,难画难图矣。难画难图,画且不可,图且不可,尚有何名何姓?然虽无名无姓,却又至虚至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呼谷传声,真空中藏妙有也。有此感而遂通之妙,即于此通处下手擒取,于三田造化炉中,用三昧真火煅炼成真,自真空而可返于太虚。道返太虚,则空无所空,一真而已,别无他物也。三田非工家气海、绛宫、泥丸之说,乃精气神三宝聚会之丹田,谓元牝之门,又名元关窍,又名中黄庭,又名造化炉,又名太乙坛,又名戊己门,总而言之曰虚无窍。先天真灵之宝,统精气神之三物,真灵既复,三物皆复,自造自化,絪缊冲和,结为一块,始而自无以造有,既而自有以化无,煅炼真空,即是化无之妙,自有化无,形神俱妙,与太虚同体,功行圆满,谒仙都而受天符,为十极大罗真人,大丈夫之能事毕矣。
赞曰:吐老、庄之秘密,续钟、吕之心传。揭示先天妙理,劈开曲径虚悬。鼎炉邪正分判,药物真假显然。空色混为一气,刚柔匹配两弦。咦!丹法始终皆泄尽,火符进退俱写全。二十四词长生诀,知者便成不死仙。
黄庭经解
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
黄庭经者,东华扶桑帝君之秘文也。一名大帝金书。以其刻于金简,故名金书。一名东华玉篇。以其又刻于玉。亦名玉篇。其经有内外两篇。内篇者,太上玉晨道祖之所著。是谓正经,故名内篇。外篇者,太上老君道祖之所解。是谓辅经,故名外篇。虽分内外两篇,其言黄庭诸景之义一也。黄者,中央之色,即中之象;庭者,人居之处,即神室之象。以其中虚,无物不包,无理不具,故以庭喻之;以其中藏生机,万物皆从此出,故以黄庭喻之;经者,径也,道也。黄庭经即演说“中”之道也。这个中,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惚杳冥,无方所、无定位;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三千大千世界,内有四象五行、九宫八卦、三元九气,万神所归,千灵所聚,出圣出贤,成佛成仙;儒曰太极,又曰道义之门;释曰真空,又曰不二法门;道曰虚无,又曰众妙之门,又曰元牝之门。三教圣人,方便立名,无非形容此“中”之真实象耳。在人身,非四大一身上下之中,非肾前脐后之中,非心下肾上之中,亦非头顶天谷之中,乃在四大不着之处,万有皆空之境。后人不知此“中”是何模样,直以有形有象、有方有所度之。玉晨、老君二道祖,著为黄庭经内外篇,即有以形无,即实以形虚,大露天机,点化后学,慈悲之至。奈何后世学人多无真传,罔识二篇取义。见有内景外景之名,而遂认景为真,执於有象;或守窍,或思神,或搬运,千门万户。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兔角也。夫景者,可见可闻、有形有象之谓。“中”本至虚至无,不可见、不可闻,何得有景?若稍有景,便是幻象,非其道矣。况黄庭只一物,而景则有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之多般。可知景是景,黄庭是黄庭。诸般之景,乃黄庭之外物耳。盖景者,黄庭之枝叶;黄庭者,景之根本。根本不可见,枝叶乃可见。故书名曰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道祖分明与人说了,特人未之深思也。试观诸景,皆各有神。如上部,则有发神、脑神、眼神、鼻神、耳神、口神、舌神、齿神;中部则有喉神、心神、肝神、脾神、胃神、胆神、肺神、三焦神;下部则有腹神、大肠神、小肠神、膀胱神、左阳神、右阴神、左肾神、右肾神;又有身中九宫真人:心为绛宫真人;肾为丹元宫真人;肝为兰台宫真人;肺为尚书宫真人;脾为黄庭宫真人;胆为天灵宫真人;大肠为永灵宫真人;小肠为元灵宫真人;膀胱为身房宫真人。又有元首九宫真人:双丹宫真人、明堂宫真人、丹田宫真人、泥丸宫真人、流珠宫真人、大帝宫真人、天庭宫真人、极真宫真人、大皇宫真人。又有重楼十二神。其神甚多不可数计。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又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曰不测,曰妙万物,则是在恍惚杳冥之中,不色不空、不有不无,不可见、不可闻,亦不可思议,仅可心知,不可口说。这个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思议之神,即黄庭之神也。黄庭之神,不在心下肾上黄庭之处,不在泥丸黄庭之处,不在脾部黄庭之处。经中虽言三黄庭,皆言黄庭之景,非言黄庭之真也。黄庭之真,乃一大包罗。因其为一大包罗,其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其有此黄庭大包罗之神,故五脏六腑、九窍百骸,津液上下流通,血气来往穿贯,皆自然而然,无容勉强於其间。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之神,皆本於绛宫真人。绛宫真人,一名肉团神,即心王也。心为一身之主,一身之神,皆心王统之。然虽心王统之,其所以能神者,总是黄庭一神运动焉。心王若不借黄庭神之灵,亦不能神。是黄庭神,又为心王之王。心王统诸神,实黄庭神统诸神也。一神分而为诸神,诸神归而为一神。神为真,景为假,真借假而施功,假依真而得灵,真中运假,假中藏真。假之有神,实黄庭之神而神也。可知黄庭经说来说去,只是说一神字,无非说一中字。中即神也,神即中也。中字从“口”从“|”。“口”象太极,0即黄庭也;“|”象一气,[ ]即神也。“口”内有“|”而为神,即黄庭中有神也。所谓神室者是也。中而未有不神,神而未有不中。且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混然圆成之义。混然圆成,活活泼泼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自有个神在。因其有神在,故五脏六腑、九窍百骸,各形其形,各事其事,并行而不相悖也。内篇曰:“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又曰:“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须得至真乃顾眄,至忌死气诸秽贱。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匙金钥常完坚。外篇曰:“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有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曠然口不言。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存,修德明达道之门。”又曰:“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元气可遂生。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喉咙过清灵。问於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玉英。头戴白素之丹田,沐浴华池灌灵根。”虚无、玄元、德园、华池、皆黄庭之别名也。上一、至真、神根、华根、灵根、灵芝、玉英,皆黄庭神之别名也。空中素、虚中宴、结珠固精、恬淡无欲、服食元气,皆养黄庭神仙道奇功也。内外二篇,皆先形容诸景,而后归局於虚无、玄元、德园、华池,结果於空虚恬淡。若以景为道,何言“须得至真乃顾眄,至忌死气诸秽贱,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元气可遂生”乎?《阴符经》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神。”神而神者,诸景之神;不神而神者,黄庭之神。因其有黄庭之神,而诸景亦各能神其神。若不修不神而神之神,只修神而神之神,则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俱皆有神,将从何处下手?岂不至难至烦?非道祖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之义。灵台即真灵所居之台,亦即天心发现之处。中野即黄庭之中位。能守黄庭,则天心真灵之神炯炯不昧,一真百真,而诸景之阴神亦皆化而为阳神,至简至易,约而不烦。学者须要会的言外意。若不会的言外意,只於话头上摸索,按图造作,未免以石为玉,以铜为金,在皮囊上做功夫,焉能还元返本,结成至灵之丹,超出乎阴阳之外哉?正阳翁云:“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缘督子曰:“一点阳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肾,而在乎元关一窍。”若执一身而修,无非修此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何能得阳精乎?不能得阳精,何能成阳丹乎?阳精不是别物,即是黄庭之神,又名谷神。黄庭即元关一窍,因其为天地之根、阴阳之门、性命之源,故谓元关;因其为谷神所居,统御万法,主宰万事,故谓黄庭;因其无形无象,无方无所,离种种边,又谓虚无。落到实处,总是一中而矣。识得此中,则知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一动一静,一收一放,皆谷神默运之。毘陵翁云:“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即此黄庭神之所以为神乎?《道德经》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三丰翁云:“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杀人。”凡此皆言黄庭中一窍,有谷神居之。守之则昌,失之则亡。人能守此一中,须臾不离,则万神来朝於一神,不特五脏六腑、九窍百骸听命於黄庭,即八万四千毫毛,亦皆化为护法神,内外光明,表里莹净,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千变万化,总是一中,总是一神,大丈夫之能事毕矣。噫!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识得真正黄庭、不神而神者,有几人哉!后附二图,以备参考。(图1)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何见其有神哉?如曰无神,则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俱是死物矣。如曰有神,神不可见,谁其信之?试言其神,发升血,发之神也;脑藏精,脑之神也;眼能视,眼之神也;耳能听,耳之神也;鼻能臭,鼻之神也;口能食,口之神也;舌能味,舌之神也;齿能嚼,齿之神也;喉嚥物,喉之神也;心灵明,心之神也;肺调气,肺之神也;肝养血,肝之神也;脾消谷,脾之神也;胃藏谷,胃之神也;,胆威明,胆之神也;,三焦温热,三焦之神也;大肠出秽,大肠之神也;小肠受水,小肠之神也;膀胱出水,膀胱之神也;腹包物,腹之神也;左阳升阳气,左阳之神也;右阴运阴气,右阴之神也;左肾主受精,左肾之神也;右肾主出精,右肾之神也;身中九宫各司其事,身中九宫之神也;元首九宫皆含其灵,元首九宫之神也;重楼十二串送饮食,重楼十二之神也;其外四肢百脉、十二经络活动流通,无一不有神。内篇曰:“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可知一身内外,皆是神也。虽一身内外其神多般,皆心中一神统之。然其所以能神其神者,非心之神,杳冥中还有个难以拟议之神,即黄庭之神也。经内不明指出此神是何模样,居於何地。惟内篇曰:“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外篇曰:“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理无敢污。”曰虚无,曰正室,方是真正黄庭,而非可与有景之黄庭同观。既是无景之黄庭,则其中之神亦不与诸景之神相同。人能守此虚无正室之黄庭,则心神清净。心神清净,则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之阴气俱化,诸神皆归於黄庭之一神。所谓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也。(图2)黄庭出於先天,藏於后天,本无形象,亦无名字,强而图之,这个0而已;强而名之,黄庭是也。因其浑然生机,故名黄庭;因其变化不测,故谓之神。黄庭体也,神其用也。一物而二名。儒修之为道义之门;释修之为不二法门;道修之为众妙之门,又为玄牝之门。因其无形无象,故道祖以诸景之神,形容其黄庭之神,使人於诸景之神追究其黄庭无景之神耳。人能於无景中追究出个所以为神处,则知黄庭上柱天,下柱地,无头无尾,无背无面,大包宇宙,小入毫端,可以同虚空界,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矣。
指玄访道篇
堪叹世间学修行,不明性理说道经。先天三宝拆散了,金木水火不相生。闭目枯坐假装像,不知采取乱胡行。自己盲修自昧自,将错传人问自心。那里是你生死窍,谁个才是本来真。冬至一阳在何地,夏至一阴怎么生。离明二字怎么讲,返本还原怎样行。拆坎补离怎下手,清浊二气何处分。爻珠老嫩甚物件,织女牛郎怎样亲。修行不明此中理,切莫人前谈坎离。守死血心默景意,现出幻景当宝贝。大限来时无常取,凭何本领避吉凶。劝君早究生死处,访求明师指灵机。悟真参同为凭据,大学中庸言贯一。玉皇心经藏妙义,金刚宝典醒愚迷。三教圣经同一理,并非分门别有奇。吾把下手来洩论,仔细参详访圣师。无缝塔前收神炁,譬如北辰一真机。芦茅穿膝浊拨出,存无守有恍惚时。居其所止归善地,众星共之朝紫微。四句偈等七宝布,虎归龙穴现明珠。松木慧剑高举起,降伏邪魔把头低。十恶八邪归正处,四大苦海返太虚。六百卦足结灵体,千八二六养胎息。离兑震数纯阳聚,不增不减是真如。万法归一十六句,得受平步上天梯。若问此篇谁人著,单传直指号涵谷。
藏家815 2025-03-31
传统禅修 2025-03-31
藏家701 2025-03-31
藏家841 2025-03-30
大庆广电艺校 2025-03-31
观海听澜 2025-03-31
罗维 2025-03-31
飞祥 2025-03-31
飞祥 2025-03-31
飞祥 2025-03-31